馬上又是“五一”促銷節點了。昔日彩電廠商給一點利市場便能快速啟動的“開閘”似場景恐難再現。市場調研機構奧維云網、中怡康對今年“五一”彩電市場銷售均沒有給出樂觀的預測數據。
當然也有好消息。“五一”市場被看淡,一方面是各類花式促銷、品牌日、渠道“內購會”及電商活動的分流影響;另一方面,購買力日隆的消費者變得謹慎,持幣而估只為尋覓一款“有面更有里”的產品。這就是所謂的消費趨優,從產品角度看,折射出中國彩電消費正在從高性價比往高附加值遷移;從心理角度看,對于逐漸壯大的中國中產階級,普通的購買行為也是的一次自我身份認同。基于此,市場調研機構一致看好,采用HDR、曲面、廣色域等新技術的高端彩電將從市場熱點轉化為銷售賣點。
不同于此前的各種造勢與“造節”更像部分品牌商和渠道商的自嗨,即將到來的“五一”將成為今年市場和消費者對彩電廠商的首次集體檢閱,所有黑科技、新產品都被置于放大鏡下,或光芒閃耀或原形畢露。彩電市場需要這樣的試金石,幫助行業擺脫 “低價跑量”的原始競爭態勢。
李鬼成李逵:QLED說謊為哪般
透過主流彩電廠商的戰略和產品可以判斷,今年“五一”市場,通過技術斗法創造新消費需求將成為企業競爭的主旋律。其中,作為驅動彩電業引擎的顯示技術革新的較量將最激烈。企業已經達成共識,在全球彩電顯示產業又一次升級的風口前,誰能夠實現引領并持續提升消費者的產品體驗,就能贏得更大市場份額。
這是一場關乎重塑彩電行業格局的關鍵之戰,興衰沉浮間,免不了有些企業搭順風車進行概念炒作,博取消費者眼球的同時,“打擦邊球”賺取行業轉型升級的紅利。最新受到質疑的是QLED。
前段時間,韓國KBS新聞的一則報道引發了世界范圍內對于QLED電視的爭議與討論。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的有機半導體實驗室主任Chang Hee Lee在報道中認為,目前市場在售的QLED電視都是“偽QLED”。
韓國 KBS 新聞報道:韓國專家質疑目前的 QLED 命名不合理
事實上,關于QLED的紛爭從未停止過,這一次被拉入大眾視野因其涉及商業道德層面的虛假誤導宣傳而受到更廣泛的關注。嚴格意義上的QLED不失為彩電技術的一次創新,關鍵點在于它是一種不需要額外光源的自發光技術,業界將其定義為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即量子點發光二極管,但市面上的QLED卻都是采用被動發光的QD-LCD,上述新聞曝光證明,當下的QLED將自己描述成下一代顯示技術是說了謊。
QLED是一些肉眼無法看到的、極其微小的半導體納米晶體
不論是改頭換面成“光質量子點電視”,還是貼上別的什么標簽,說到底,偽QLED的本質還是液晶電視,或者說改良版液晶電視。用技術化的語言來講就是,現在的QLED應用的都是量子點光致發光技術,其實質是將量子點材料加入液晶面板的背光源或彩膜中,以提高電視的色彩表現力,顯示單元依然是液晶器件。如果將量子點材料抽取出來,它與普通液晶電視別無二致。真正的QLED技術至今仍處于實驗研究階段,由于制備工藝、發光亮度、壽命、效率等原因,距生產尚還有很遠的距離。有種觀點認為,“可能還需要十年”。消費者的郁悶可想而知,花了比普通液晶電視高得多的價錢,搬回家的卻是一臺技術“贗品”。
目前的“ QLED ”其實是在液晶表面覆蓋一層量子點膜
QLED緣何成了想怎么畫就怎么畫的“餅”?原因很簡單,一是有些廠家迫切需要擴大自己在電視市場的份額,情急之下于是搭車蹭熱點。二是液晶電視雖到下市場,規模還足夠大,紅利未能盡出。企業如此宣傳意在取得市場優勢和進一步獲利。
然而消費者不是“冤大頭”,經營者在宣傳推廣中更應該有底線思維,不對商品進行引人誤解的宣傳。盡管我國現有立法未對虛假宣傳給出明確定義,但利用消費者知識盲點攫取不正當利益不僅侵害當事人的權益,對市場有序競爭亦造成了破壞。“信乃天下結也”,彩電市場的買賣雙方都是編入一張社會關系網的線條,穩定持久的交易需要連接過程的誠信。濫用對于品牌的信任也是在廉價揮霍消費者對自己的信任,偽QLED被包裝成真品同樣這個理兒。
回歸液晶競爭:QLED難敵純色硬屏
既然真正的QLED還在路上,之前QLED對標OLED放出的狠話也就成了空炮。畢竟這已經不是同一代顯示技術的較量,失去了可比性。被驗明正身是液晶電視的改良品之后,市場上銷售的QLED也就褪去了下一代顯示技術的光環,與對手的競爭將重新歸入液晶電視層面。
即便如此,偽QLED在于同屬液晶改良技術的純色硬屏技術的PK中,因后者能夠提供更好更真實色彩和更廣觀看角度,而落在了下風。
純色硬屏技術和偽QLED采用的光致發光量子點技術,是當下液晶電視技術的兩個主流發展方向。純色硬屏的優點是可視角度高、響應速度快,色彩還原準確。LG、創維、松下、飛利浦等品牌都已經在主流產品上配備了這種技術。
面對琳瑯滿目的液晶電視,消費者難免亂花漸欲迷人眼。孰優孰劣的標準實則很簡單,主要差別就在于畫質的區別和可視角技術的高低。較之市面有售的QLED電視,純色硬屏技術的優勢恰好體現在這兩方面。第一,顏色更接近真實。純色硬屏采用了均勻的納米顆粒膜,這些納米顆粒比量子點更小,能夠產生更精細、更準確的色彩。純色硬屏通過吸收剩余光波,可以提升紅綠藍三原色光的純度,進而更加準確和豐富地表現畫面色彩,畫質效果也更佳。第二,可視角度更廣、畫面更穩定,適于家庭觀看。傳統屏幕的可視角度在大于30度時色差會非常明顯,而純色硬屏在可視角度達到60度時,依然沒有色差,保持100%高色域,形成最逼真的圖像。這主要是因為,純色硬屏技術可以增強離軸時的色彩一致性,消除由于觀看角度改變而產生的色彩失真的憂慮。因此,業界也更傾向于將純色硬屏視作當前最先進的液晶改良技術。
純色硬屏與傳統屏幕(偽QLED屏幕)可視角度的對比
在同一場合,使用同一信號源,如果兩款液晶電視畫質、動態畫面表現力差異明顯,那將是怎樣一種感受?如果全家人或親朋好友圍聚在電視前,其樂融融,卻有人因為角度無法欣賞到最絢麗的畫面,那將是怎樣一種體驗?至于性價比,性能上稍遜一籌的QLED的售價卻居高不下,比起純色硬屏液晶電視也沒有任何優勢。
產品最打動人的不是價格而是承諾,它不僅蘊含良好的品質、先進的技術,還凝結了生產者對用戶的誠信,經營品牌產品就意味著不能等同于推銷地攤貨。“五一”營銷戰還未開打,知悉真相的消費者或許已經投票。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