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數iPhone在鴻海富士康鄭州工廠生產,美國新任總統川普為搶救失業率,搶工作搶到中國大陸去,希望蘋果公司可以將散置國外的產線搬回美國去,但「美國制造」真的行嗎?紐約時報在最新刊出的中國「蘋果城」專題報導中直言,大陸給的優惠、美國給不起,iPhone移師美國生產的期望并不容易實現。
「iPhone的制造地由中國改成美國」這個議題打從川普參選以來,就一直被市場熱議,先前還一度因為日本軟銀執行長孫正義當面恭賀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時,不小心泄露了鴻海富士康投資美國的計劃,讓蘋果搬回美國制造的可能性增加了一些想象空間。
不過,隨著上周鴻海董事長郭臺銘用私人投資的日本夏普堺顯示器株式會社(SDP)與中國大陸廣東省廣州市政府簽署協議,在廣州增城豪砸人民幣610億元(折合新臺幣2,800億元),美國制造再現變量,就連美國自家媒體紐約時報也不看好iPhone美國制造可以美夢成真。
紐約時報在新近刊出了中國「蘋果城」的專題報導中指出,鴻海富士康在中國鄭州所建立的iPhone生產大本營,享盡了中國政府所提供的、價值數10億美元的優惠,還一條一條列出鄭州政府給予的優惠,包括斥資6億美元協助鴻海富士康建置廠房,花費10億美元打造可容納數十萬員工的宿舍;擴大建置發電廠,讓鴻海富士康享有5%的電費折扣;免除前5年的公司稅與加值稅,后5年的稅負則減半,提供2.5億美元的貸款等。此外,鄭州官員還會協助鴻海富士康進行招募與訓練員工,并針對新招募員工祭出補貼方案;一旦出口出現成長還會發給獎金,甚至幫忙負擔出貨成本。
正因為中國給予的優惠項目多到不可勝數,在紐約時報披露了鄭州政府給予的獎勵投資項目后,就連其他美國媒體也都認為,川普幾乎不可能提供鴻海富士康在中國享有的同等待遇,更遑論美國的勞動成本幾近比中國高上8倍,再加上蘋果供應鏈多半位于亞洲,這些都讓iPhone移師美國生產的實際執行難上加難,無怪乎早在歐巴馬2012年就任時、詢問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為何不讓iPhone回美國生產,賈伯斯就直接了當地斷言,「這些工作回不來的!」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