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離子、液晶等彩電顯示技術顯得過時之際,不少廠商對選擇OLED還是量子點技術來作為淘汰技術的解決方案存在不同認知。
據悉,量子點和OLED各有自身的優勢,而作為彩電企業必須做出準備的預判。如果想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對技術的選擇無疑是考察企業洞察力。
在選量子點還是OLED上,不少廠商已投入大筆費用進行研發和增設產線。研究機構也認為OLED前景似乎比量子點更有優勢。但該看法并非被達成業內共識。
雖然,目前階段液晶技術是主流,部分新產品已開始配備OLED顯示技術。但量子點技術被認為是最有競爭力的替代技術。相比OLED技術,量子點技術是改良升級,而OLED屏幕壽命、良率、價格等問題也被認為是OLED短板所在。
不過,不論是QLED還是量子點現階段技術并不成熟。市面上銷售的量子點電視被指通過液晶面板改造而來。因此,QLED顯示技術更為先進,而在對比度、可視角等參數上差距較小。
業內人士稱,雖然中國制造在彩電銷量全球稱冠,但在彩電的關鍵組件面板核心領域,并沒有多大優勢。相反在彩電面板上受制于人,在面板行業廠商提價下利潤暴跌。
憑借對下一代顯示技術的正確分析,三星通過布局O LE D穩居全球銷量前列。如今,三星在曲面、4K等面板領域創新不斷被國產模仿,如今果斷從O LE D和量子點中選擇量子點技術。
目前,國內創維、海信等廠商也紛紛發力顯示技術,但在研發力度和時間上存在不足。在量子點、O LE D等核心技術被海外廠商壟斷之際,國產廠商能否破除技術壁壘仍未可知。
業內人士表示,在面對LG在O LE D技術優勢下,三星毅然拋棄較為成熟的O LE D技術,通過收購QD Vision成功切入量子點顯示領域。對于中國彩電行業來說,誰掌握最先進的顯示技術往往意味著占領行業市場。顯然,在下一代顯示技術選擇上,三星給了國內彩電廠商不少暗示。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