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預測,2016年中國品牌(中國六大品牌+樂視)出貨量將達到8360萬臺, 較2015年增長15%,規模增長1000萬臺,歷年來首次超過韓國品牌,為全球銷量最多的地區品牌。
對于中國品牌而言,2016年可謂是艱難與喜悅并存的一年,從內外銷環境和整個TV產業環境來分析:
1)中國TV市場處于更新換代周期,加上2016年房地產市場快速增長,拉動內銷TV銷售增長
中國LCD TV普及期基本在2008-2013年五年時間,國家利用“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補貼”三大政策推動消費者替換CRT電視,時隔過了6年時間,中國市場全面進入LCD TV更新換代周期。
另一方面,2016年房地產市場的推動作用功不可沒,2016年1-10月商品住宅累積銷售面積同比增長了27%,拉動消費者新房布局家電需求。預計2016年中國六大品牌和樂視在國內市場出貨量達到5120萬臺左右,同比增長12.5%。
2)廣闊的市場在海外。雖然國內市場仍有增長,但競爭異常激烈,而海外諸多新興國家和地區仍處于LCD TV普及期, 如東南亞、非洲、南美地區。
國內品牌在海外各個銷售區域加強擴張和推廣。創維2014年收購了非洲Sinoprima品牌,2015年收購了德國Metz品牌,2016年收購了東南亞Toshiba品牌經營權及工廠;海信常常充當體育賽事代言品牌的角色來提高知名度,經過2016年歐洲杯期間的推廣,海信品牌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長虹積極進軍東歐市場,在捷克設立研發和生產基地,產品銷往整個歐洲及俄羅斯地區;TCL品牌積極強攻美洲和東南亞市場,2016年TCL品牌北美市場出貨量實現50%以上同比增長,與巴西SEMP公司資本合作,積極推廣南美市場自有品牌業務。預計2016年中國品牌出口規模達到3240萬臺,同比增長19%, 2017年海外市場仍為中國品牌重點開拓的市場。
3)日本品牌份額萎縮也給國內品牌海外擴張提供有利機會。從2010年至2016年,日本品牌份額從33%下降至11%, 長期的經營虧損導致日本品牌往外出售品牌經營權,如Toshiba,中國區業務出售給了TCL, 東南亞業務出售給了創維,另外, 長虹整合了三洋中國區業務, 海信收購夏普北美業務等,日本品牌釋放品牌經營權,給中國品牌帶來了極大的有利機會。
4)面板缺貨, 成本上漲,持續增長實屬不易
2016年二季度開始,面板供應趨于緊張,價格持續上漲。但是國內主力品牌在本土面板供應鏈的支撐下,總體來說面板供應保障無虞,為下半年的沖量沖刺提供了資源保障。
相反,韓國品牌由于海外市場增長乏力,打開市場局面有些艱難,2016年出貨量預計下降3%左右。
另外,臺灣品牌方面,歸屬于TPV的飛利浦近年來在中國線上市場增長顯著;鴻海收購夏普之后,夏普也歸屬于臺灣品牌,預計2016年臺灣品牌份額達到9.3%。
2017年,鴻海將大力發展夏普品牌,中國互聯網品牌也將為了擴大份額繼續促銷,韓國品牌積極確保在北美及歐洲市場的優勢,品牌競爭將愈演愈烈。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中國品牌擴張海外市場的決心非常堅定,本土面板供應鏈實力繼續加持,海外擴張之勢已經形成,群智咨詢(Sigmaintell)預計2017年中國品牌份額有望增長至38%,較2016年增長4個百分點。
2010~2016年全球TV品牌份額變化
備注:
1、以上品牌份額和出貨量已扣除品牌之間代工(ODM/OEM)數量。
2、中國品牌主要包括:長虹,海爾,海信,康佳,創維,TCL,樂視等。
3、從2016年開始夏普納入臺灣品牌計算范疇。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