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顯示領域有所關注的小伙伴可能知道,目前顯示領域發展勢頭最猛的莫過于量子點技術。快來緊跟小編的步伐,看看各路專家們是怎樣解讀量子點技術的吧~
什么是量子點材料
“量子點又被稱為膠體納米晶,以無機固體材料為主,所以可靠性非常高。可以說,量子點是人類有史以來發現的最為優秀的發光材料之一。通過量子點尺寸來控制光學性能,發光顏色可以覆蓋整個整個可見光區域。”來自杭州納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趙飛博士介紹到,”量子點背光源顯示效果的顏色更加鮮艷、更加致純、致美,給大家帶來的直觀感受就是將自然界的色彩搬到電視屏幕上。”對此,南京理工大學的學者曾海波也表示贊同,無機的材料發光絕對比有機的更好,而且更純、更高效、更穩定。
(杭州納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趙飛博士)
量子點的發展階段
3M中國研發中心顯示材料與系統部資深技術經理胡喆向大家分享到,量子膜帶給人們的好處是同樣環境光照情況下盡量提升整個顯示器顏色感知,使人眼能識別到更多顏色。到2020年,量子點覆蓋率會提高到極限到150%NTSC,這是非常大的飛躍。
普加福公司高級研究員邵根榮表示,如果將量子點光致發光材料作為第一代顯示技術,基于量子點發光二極管可以作為更先進一種顯示技術方式。量子點發光二極管是一種主動發光顯示方式,既具有主動發光特性,還在柔性、超薄、全透明方面,都具有先天性優勢。
量子點技術的應用
Nanosys大中華區總經理應用工程總監羅忠升提到,量子點從2013年開始,正式進入商業化時代,涉及產品覆蓋了平板、筆記本電腦、監視器、電視。對電視而言,量子點完全解決了電視高色域、高效的問題。通過對比OLED和量子點(QLED)可以發現,OLED只能做到88%DCI-P覆蓋率、540nits的峰值度,三星量子點只有96% DCI-P覆蓋率以及1460nits的。價格OLED是量子點的兩倍。
(Nanosys大中華區總經理應用工程總監 羅忠升)
TCL集團工業研究院副院長、TCL多媒體首席技術官陳光郎坦言,對比量子點電視和OLED電視可發現,二者都可以做到超級黑、廣色角、無拖尾,產品形態也可以做到超薄、曲面、柔性。但量子點材料更穩定、色域值更大、亮度更高、壽命更長。
(TCL集團工業研究院副院長、TCL多媒體首席技術官 陳光郎)
來自南方科技大學工學院執行院長/講座教授孫小衛表示,OLED還有其他的障礙,由于不同色彩需要不同材料以及不同的合成路線實現,但目前藍色的磷光材料還沒有,所以OLED藍光效率非常低。量子點未來的發展應該是在直接on-chip應用,這種應用可以用在各種各樣尺寸面板。
(南方科技大學工學院執行院長/講座教授 孫小衛)
深圳市科創委席衛忠副處長談到,量子點技術在顯示領域發展了40多年,應用逐漸成熟。據行業預測,量子點電視今年的市場大概300萬臺,明年可能會翻番到600萬臺。目前來看2018年中國大陸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顯示面板產地,量子點技術很有可能成為中國領跑全球顯示領域關鍵技術。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