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QD Vision公司遭大股東撤資的消息在業內流傳。QD Vision成立于2004年,是量子點顯示技術的主要發明者,如果不是業內人士,恐怕不會對這個企業有過多的關注。量子點顯示技術也一度憑借其在色域覆蓋率、色彩控制精確性、使用壽命、功耗等方面的巨大優勢,被稱為是與OLED并駕齊驅的未來顯示技術。
然而此次QD Vision遭遇大股東撤資的消息,則讓業內頗為唏噓,有業內人士甚至表示,這很有可能意味著量子點顯示在與OLED的競爭中敗下陣來。然而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量子點更具有領先優勢,并且是國內廠商打破國外廠商在顯示技術上壟斷的機會。
兩支新興的顯示技術力量
最近的十幾年,電視的顯示技術經歷了顯像管技術和LCD技術,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未來的幾年,已經承辦電視顯示屏市場LCD很有可能會像它的前輩顯像管技術一樣,被新的顯示技術所取代。關于取代者,OLED和量子點技術被人們所看好。
現在,通過天貓、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搜索,可以檢索到不少具有量子點或OLED屏幕的電視,這些技術已開始為不少的電視廠商所使用。在日前舉行的TCL秋季發布會上,TCL推出的首款XESS創逸品牌的產品XI、X2電視所采用的就是量子點技術。
為了在未來的顯示技術爭奪領先地位,不少廠商已經開始在OLED、量子點技術上進行布局。有業內人士將主要廠商分成OLED和量子點兩大陣營。國外量子點電視生產商以三星為代表,國內則有TCL、創維、長虹等巨頭參與布局。OLED的陣營,則以LG為首,中國大陸廠商京東方和臺灣地區的面板廠商優達和群創,也都在積極布局。
據了解,自2014年開始,量子點電視便進入快速成長期,多款搭載量子點技術的彩電新品不斷面市。OLED也表現強勢,在今年IFA上,OLED電視成了各大彩電廠商爭相斗艷的領域,國產的創維、長虹等彩電廠商,均在會展上推出了OLED的電視,老牌彩電企業飛利浦、松下也展示了自己的OLED電視產品。
不過,從數量上來看,雖然量子點和OLED顯示技術的電視在所有電視產上僅有5%左右。但是也不得不承認,量子點和OLED技術已經成為了高端電視領域中兩支不容忽視的新興力量。
有業內人士指出,LCD取代顯像管技術用了10年,LCD被新的顯像技術所取代,可能只需要5年。
量子點技術可以像印報紙一樣印電視
量子點和OLED均被視為未來顯示技術的代表,兩者也各有千秋。不過,相比于普及效果更好的OLED來說,量子點技術也頗具看點。比如在制造工藝上,量子點采用的是納米級,使用壽命上,量子點可以達到兩萬小時以上,色域值則可以達到110%,也有超高的良品率。
QD Vision是全球量子點顯示技術的領軍者,比如其引以為傲的Color IQ產品線主要利用量子點技術進行研發就在業內頗具影響力,QD Vision也擁有全球最大的量子點制造工廠,是諸多企業的上游供應商,此次有關被大股東撤資的傳言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有分析者指出,QD Vision遭遇撤資很有可能使得量子點技術在與OLED的競爭中敗下陣來,而造成目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量子點電視的銷量下滑,諸多訂單被退。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業內人士表示量子點技術仍處于初級階段,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未來顯示技術,本質上還是液晶電視。
知名家電分析人士劉步塵就持有這個觀點,他認為,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量子點電視統稱為“一代量子點電視”,與真正的量子點顯示技術還有一定的距離。
那么真正的量子點技術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效果呢?據近期央視《走進科學》欄目的介紹,第二代的量子點技術可以像OLED一樣自發光,不需要背光源,并且支持柔性顯示、超薄造型,它集合了OLED技術與量子點技術的雙重優勢。“未來,通過量子點電致發光,可以像印報紙一樣去印電視。”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彭笑剛在欄目中這樣預測。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QD Vision最近的境況不好,但是并未對主要的擁有量子點技術的廠商形成影響。以TCL為例,作為國內量子點技術的執牛耳者,目前依然在加大量子點技術的投入,并大有成為未來現象技術領軍廠商的態勢。
從顯像管技術到LCD再到OLED,一直以來,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國外巨頭手中。在新的顯像技術處于激烈競爭階段,國產廠商也紛紛加大了對未來現象技術的布局,那么TCL是否能夠在電子點技術上扳回一城,也非常值得關注。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