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華顯示網 > 行業追蹤 > 行業觀察 >

      OLED電視三年內必將進入井噴期

      編輯:liuchang 2016-10-09 15:43:14 瀏覽:685  來源:未知

        日前,長虹多媒體產業公司總經理蘇子歡接受媒體采訪,稱“OLED是電視行業發展趨勢,長虹將堅定不移地把握趨勢,開發更成熟、優質的OLED電視產品。”

        蘇子歡稱,未來三年OLED電視將進入井噴期。面對如此大勢,長虹“要做最高性價比的OLED產品”。

        這是長虹彩電高層首次正面表達對OLED產業的看法。業界解讀認為,此舉意味著長虹即將全面發力OLED電視,不排除年底前規模發布OLED電視新品之可能。

        就在前不久,創維、長虹、LG、康佳等OLED四杰,剛剛聯手國美電器推廣OLED電視產品。

        在蘇子歡看來,“OLED電視和液晶電視孰優孰劣”已是“無須爭議”的話題,“LCD電視依賴背光透過屏幕成像,在色彩、角度、對比度上遠遠不如OLED畫質效果。”

        那么,長虹計劃如何建構OLED差異化優勢呢?蘇子歡稱,“長虹除了進一步降低OLED功耗,增加像素移動智能修復等延長OLED使用壽命等技術手段之外,還將搭載最新開發的人工智能科技。”同時,長虹不會把OLED電視定位為高毛利產品,會盡可能降低OLED電視零售價,以爭奪更多市場份額。

        事實上,康佳集團高層此前也有類似表達。

        目前,中國OLED電視已初步沉淀出“創維、長虹、康佳”三強格局,這個格局能否最終取代液晶三強格局?還不好說。

        長虹是最早發布OLED電視的彩電企業之一,采取的是“先占位,后發力”的策略,表現出較為務實一面。長虹認為,作為一項革命性顯示技術,要想讓公眾認知與接受OLED,必定有一個較長的消費者啟蒙教育期,單個企業難以完成這樣一使命。選擇合適的時機進入,代價小,收效大。

        長虹認為,發力OLED的最佳“窗口期”即將到來。

        在9月初舉行的德國柏林IFA消費電子展上,9家主流彩電企業展示了最新開發的OLED電視產品,去年這個數字是5家。

        韓國兩大彩電巨頭更為激進,不斷關閉液晶面板生產線以便轉型OLED。

        在資本市場,OLED板塊持續受到投資者追捧,股值表現良好。

        具有風向標意義的是,蘋果被傳將于2017年導入OLED手機,2018年大面積導入OLED手機。蘋果的示范效應已開始顯現,中國企業已推出OLED手機。

        鴻海整體收購“液晶之父”夏普后,第一筆資金即投向OLED面板領域,可見郭臺銘布局OLED心情之急迫。

        在市場端,消費者已認知并接受OLED電視產品,預計2016年中國市場銷售OLED電視約30萬臺,是2015年銷量的6—8倍。目前,55英寸高配OLED電視(4K、HDR、VR),售價13000多元,對于大多數中高收入群體來說,這是個可以接受的價位。

        這樣說吧,目前,OLED已呈現全產業鏈全線發力態勢,這是一個產業即將進入規模增長期的前兆。

        我相信,這一切都被長虹企業看在眼里。適時發力,是明智抉擇。

        目前,制約OLED產業發展的因素只剩下一個,那就是面板供應持續緊張。目前,全球99%的OLED面板來自三星和LG,前者以手機、電腦用小尺寸面板為主,后者以電視用大尺寸面板為主,形成互補關系。從長遠看,二者將互相滲透,LG正在布局小尺寸OLED面板,三星遲早也會進入大尺寸OLED面板領域。

        中國尚未形成OLED面板規模供應能力,尤其在大尺寸面板領域。預計這種狀況在2017年發生改變,京東方中尺寸OLED面板工廠將于明年上半年建成投產,面板供應價格會相應下降,從而惠及下游整機制造企業,并進一步惠及消費者。

        前不久,華星光電發布公告,決定增發募資進入AMOLED面板領域。

        但我仍然認為,未來5年,全球OLED面板供應將處于持續不足狀態,不是因為OLED市場啟動慢,也不是因為OLED面板供應量上不去,而是因為OLED電視、手機、車載顯示等產業,對面板需求量的增長超過了供應量的增長。

        OLED面板供不應求并不能阻止整機價格持續下行。事實上,液晶電視時代就是這么走過來的,一面是面板供應持續緊張,一面是整機價格持續下降。

        2004—2010年,是液晶電視大規模替代CRT電視的時期,年均增速約25%,整機價格下降也是年均25%。類似一幕,預計也會發生在OLED時代。

        必須指出的是,液晶對CRT的替代,是等規模替代;而OLED對液晶的替代,將是倍增替代。就是說,液晶電視替代CRT電視并未擴大彩電市場的總容量,CRT時代,全球彩電年銷量2億臺;進入液晶市場,全球彩電年銷量約2.2億臺,增長不大。一旦進入OLED時代,彩電市場有望幾何級放大,全球年銷量有望沖高至6—10億臺。

        為什么這么說呢?稍加分析便不難明白。OLED柔性顯示的技術特性,將大大突破電視產品的形態限制,將過去不能做成電視的地方做成電視,比如,我們可以把不規則墻體做成電視,可以把背包做成電視,可以把一只茶杯做成電視,甚至可以把衣服做成電視……一旦進入“顯示無處不在”時代,市場空間必定幾何級放大。但是,液晶的技術特性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目前,全球OLED電視已初步形成LG、創維兩強并舉格局,誰有可能成為第三強?是三星嗎?不一定。顯然,這對于期待彎道超車的企業是個機會。在中國,長虹、康佳都想成為OLED三強,綜合看,長虹機會更大一些。

        在剛剛過去的9個月,中國OLED電視銷量增速預計在400—600%,預計全年銷量約30萬臺。2018年銷量有望增長至200萬臺;2020年增長至1000萬臺,甚至更多。

        因此,長虹預測“未來三年OLED將呈現井噴式增長”,并非一個感性的表述,而是一個理性的判斷。

        液晶對CRT的替代,沉淀出了中國彩電市場新三強格局;OLED對液晶的替代,會再次沉淀出新三強品牌格局嗎?答案是肯定的。那些缺乏戰略遠見、反應遲鈍的企業,很有可能在這次大變革中淘汰出局。

        面對OLED異軍突起,液晶陣營的戰略空間越來越小。在合適的時機發力OLED,競爭對手沒那么多,勝出的概率比較大,長虹的決策是明智的。

        來源: 界面新聞 作者:劉步塵

      標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一本久久男人的天堂 |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 jizz国产精品|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国产成人精品天堂| 国产精品超碰12396| 在线亚洲欧美中文精品| 日产欧美国产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福利片免费看| 毛片在线看免费版| 嫩草影院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热久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 | www.日韩精品|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你懂的| 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国产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ww亚洲ww在线观看国产|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国产精品五月天强力打造|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看片 | 国产综合免费精品久久久|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99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第1页| 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4438亚洲最大|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