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液晶顯示板出口規模在2009年不斷攀升,出口形勢向好,但兩到三年后液晶面板市場或將面臨產能過剩的考驗。
廣州海關19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廣東液晶顯示板出口自去年六月份扭轉了連續七個月均呈兩位數下降的趨勢,恢復同比增長,年末增幅進一步擴大。12月出口8.8億美元,增長1.1倍,創下2008年以來單月出口最高值。全年共出口13.2億個,比2008年同期下降5%。
廣東液晶顯示板主要出口至香港,2009對香港出口近45億美元,增長20%,占出口總值的六成七;其他的主要出口市場中,對臺灣、巴西、韓國出口有明顯增長,而對歐盟、美國和日本出口降幅較大,其中對日本降幅高達80%以上。
目前,包括夏普、三星、 LGD在內的日韓液晶面板巨頭相繼敲定在華興建液晶屏八代線,友達、奇美等臺灣面板大廠也稱有意在大陸開設面板廠。高世代液晶面板線技術的解禁,使得液晶面板的采購、供應和價格等繼續優化,產業鏈進一步縮短,中國制造的液晶面板在全球更具競爭優勢。
海關提醒,在液晶面板出口回暖的同時, 2009年中國內地宣布投建的7.5代以上生產線已多達八條,預計總投資額將超過2千億元人民幣。2012年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能將達3200萬平方米,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三。2到三年后液晶面板市場或將面臨產能過剩的考驗。
海關分析,目前中國內地液晶企業多處在產業鏈下游,較少涉及上游最新核心技術,中國大陸高世代線所擁有的只是產能而已。廣東省液晶出口外商投資企業占據了半壁江山,加工貿易方式出口占近9成,表明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局面仍未打破。并且以夏普的液晶面板生產線為代表的十代線已經量產,這意味著中國內地還未投產的這些生產線技術已經落后于日韓企業。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