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新興產業以未來新興技術為依托,然而未來新興技術在產業發展前期卻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發展過程中還會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在完全成熟前很難識別。世界液晶顯示工業發展歷程,已被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學者們作為最為經典的研究案例。
液晶最早發現于1888年,直到20世紀60年代與顯示技術結合才開始獲得應用。
當時美國無線電公司提出研制能夠“掛在墻上的顯示器”的想法,并利用液晶技術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塊能夠掛在墻上的液晶顯示器(LCD)。美國無線電公司與西屋電氣公司先后將薄膜晶體管技術TFT用于控制液晶顯示器的發光,形成了最初的TFT—LCD顯示器原型。
美國——這個世界液晶工業技術的締造者——在完成了最初創意和研發后,并沒有看到其產業前景,研究成果一直擱置在試驗室內;相反,日本看到了這一點,并在之后成為了液晶顯示器的真正最大獲利者。
1973年,精工生產出第一塊數字LCD手表,夏普用液晶顯示計算器實現了商業化應用;1983年須羽精工用TFT—LCD技術研制出第一臺2英寸微型彩色液晶電視;1985年東芝研制出第一臺使用液晶顯示器的筆記本電腦,開啟了TFT—LCD顯示技術的平板顯示工業。
從LCD計算器開始,日本根據市場需要,先后攻克了生產設備、工藝技術、原材料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形成了企業鏈,實現了液晶顯示技術的產業化,推動了世界液晶工業的形成。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由于專利保護,日本企業成為了世界TFT—LCD工業標準的主導,現在全球市場份額達95%以上。
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董書禮分析,未來新興技術發展的主要因素一是技術能否實現產業化,二是實現產業化必須不斷地尋找、滿足市場需求。在液晶工業發展中,每一次重大技術進展的取得都與不斷出現的市場新需求相關。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