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災區武漢的復工復產比看上去更困難。
在武漢光谷的顯示產業基地,華星光電的員工小斌也沒想到,春節的日常輪值留守,會一直持續到現在。由于面板、半導體產業的特殊工藝,即使是春節期間也需要運轉,不能停產,疫情導致的人工不足,讓企業和留守員工都壓力倍增。
除了華星,附近還駐扎京東方、天馬微電子等國內面板龍頭。武漢一直把光谷定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陣地,圍繞著屏幕產業鏈,總投資就超過1000億元,用來打造全球最大中小尺寸顯示生產和研發基地,位于武漢的共5條生產線牽動著產業鏈的心弦。新冠病毒肺炎突然襲來,也令面板廠商們面臨考驗。
一邊是冒著風險堅持工作的一線員工。小斌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簡單來講,人員和機器的狀態都在逐漸靠近極限。這段時間,每工作六天休息一天。工作強度接近平時的兩倍,因為人只有平時的一半,工作日平均工作10-12小時,這之中對感染的擔憂是最主要的。”
而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近日也在微博上表示:“由于半導體顯示產業制程特殊,需不間斷生產,每天都有員工上班。深圳和武漢的員工依然在崗,特別是武漢華星工廠位處前線,在嚴峻的疫情面前核心管理層主動留守廠區,帶領七千員工堅守崗位。”
另一邊是在竭力平衡防疫和復工工作的企業。目前華星在武漢有兩條產線,其中t3是LTPS LCD產線,t4是柔性OLED產線。其中,華星武漢低溫多晶硅顯示屏(t3生產)占全球供應20%,停產將對全球產業鏈造成沖擊。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