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技術一直在發展,近日媒體爆料稱蘋果準備試產下一代屏幕技術——Micro LED面板,這種新型屏幕將完全打破目前的屏幕技術格局,而蘋果的動作也令Micro LED在正式到來前賺足了眼球。
什么是Micro LED?
Micro LED又被稱為μLED或者微型LED,由發光二極管構成,因此和OLED一樣都屬于自發光技術的屏幕。
之所以叫Micro LED,是因為這種技術的本質是把LED微縮化和矩陣化,把LED單元微縮至小于50微米的級別,從而實現單點驅動自發光。
目前主流的屏幕技術有TFT LCD和OLED兩種,而隨著Micro LED的實用化,屏幕技術可能會迎來新的一輪洗牌。
Micro LED相對LCD和OLED有什么優勢?
即便搞不懂這三種屏幕技術的具體原理,光看上面的結構圖也不難看出,Micro LED一大優勢是薄,而且體積很小。
相比起LCD和OLED,Micro LED擁有無機LED高效率、高亮度、高可靠度及反應時間的優點,而且也更容易實現節能效果。
Micro LED、LCD和OLED對比(越高越好)
另外,Micro LED的發光效率和發光能量密度比LCD和OLED更高,其中高發光效率令Micro LED的功率消耗量約為 LCD 的 10%、OLED 的 50%,而高發光能量密度讓Micro LED達到同等亮度只需要OLED 10%左右的涂覆面積,還能夠達到超高的1500 PPI(像素密度),各項指標在理論上都非常棒。
除此之外,Micro LED適用于非常多的應用場景,包括可穿戴智能設備、手機、電視,甚至是超大型熒幕,應用前景十分廣泛。
Micro LED對比LCD和OLED有著非常明顯的顯示效果和應用場景的優勢,不過目前LCD由于供應鏈更加成熟,而且成本低廉,依然占據著主流。但隨著OLED和Micro LED的崛起,LCD被淘汰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怎么會突然竄出來個Mini LED?
事實上,Micro LED還有個名字差不多的兄弟Mini LED,雖然兩者的名字長得稍微有點像,但實際并不是同一個東西。
Mini LED是最近出現的一個概念技術,又名“次毫米發光二極管”,意指晶粒尺寸約在100微米的LED。和Micro LED對比下,Mini LED的LED單元更加大,因此理論上的實現難度更低,更容易量產。
不過,Mini LED并不是像Micro LED和OLED那樣的自發光屏幕技術,而是一種新型的屏幕背光技術。配合Mini LED,能為LCD屏幕提供更加精細的背光控制,即達成更精細的HDR分區。另外Mini LED也支持異形切割和高曲面背光的形式,而且薄度和OLED相似,比OLED更省電。
所以,Mini LED應當是應用于LCD上的一種新型背光技術,令LCD獲得更薄、更省電的特性,以及提供更出色的HDR功能。總括來說Mini LED是介乎于傳統LCD和Micro LED之間的技術。
目前Micro LED在技術和成本上依然不及成熟的LCD屏幕,而OLED在近年也漸漸被消費者接受,估計離Micro LED大范圍應用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更好的屏幕技術能夠為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同時也高效地為我們的錢包減肥。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