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華顯示網 > 行業追蹤 > 行業觀察 >

      OLED電視的大國崛起 QLED營銷泡沫還能撐多久?

      編輯:liuchang 2017-06-08 09:15:04 瀏覽:845  來源:未知

        時至今日,彩電業已進入以技術為核心的高階競爭時代,低價走量的市場策略已成明日黃花,不同技術路線的選擇也正在制衡著各品牌的未來發展路徑。在未來顯示技術這一問題上,OLED與QLED常被拿來比較。在各廠商裹挾著營銷的糖衣下,不少消費者也成功被混淆視聽,在孰優孰劣的問題上無所適從,甚至在廠家誘導下做出錯誤選擇。

        那究竟OLED與QLED孰優孰劣?誰才更有資格代表未來顯示技術呢?

        二者本是同根生?No,No!

        “科普”是剝除各種糖衣誘導、直抵事實真相的最佳途徑,先來給大家快速科普下OLED與QLED:

        OLED與QLED雖僅一“點”之差,但技術實現路徑卻大相徑庭:

        OLED即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意為有機發光二極管,其最大特征在于不同于液晶那樣需要背光源,是一種本質上有別于此前主流LCD液晶的全新技術。

        QLED則是quantum dot LED TV,意為量子點電視,但實際上現階段的量子點,本質上仍為液晶電視,創新價值不大,僅僅是作為一種背光材料而存在,可視為在LCD和LED背光層之間夾上了一層量子點膜的“三明治”。而真正的量子點技術尚處于實驗室研發階段,二者相差懸殊。前者只是三星偽造的一個概念罷了。國外數碼科技媒體Display Daily針對三星“張冠李戴”地將“QLED“套用在自己的產品,還舉了個特別有趣的例子,“三星營銷團隊故意將 ‘蘋果’叫為‘橘子’,使消費者誤以為‘蘋果’就是‘橘子’”。權威媒體CNET.com也在報道中稱,三星推出的QLED TV其實更接近LCD電視,真正的Emissive QLED至少還需要數年才能被應用到電視產品上。

        自發光與否是二者最顯著的區別,也是決定二者優劣的最底層基因。OLED由有機材料構成,通電即可發光,是一種自發光顯示技術;而QLED是透射性的,發光還是需要依賴背光源,可將QLED中的量子點理解為覆蓋于LED背光源上的濾鏡,LED發出的光線穿過這層濾鏡,量子點才會呈現為發光狀態。

        注意!二者的普適性也有天壤之別。OLED是類名,是技術泛稱,發改委與工信部2016聯合發文《關于實施制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中,明確將OLED列為重點發展的新一代顯示技術。而QLED只是三星自家的一個營銷噓頭,是三星為自家量子點LED背光液晶電視生造出來的,與當年夏普的Quattron如出一轍。

        N個不服?N輪碾壓!

        經過上面的快速科普之后,再來對比OLED與QLED二者在畫質表現方面的優劣,就簡單多了。黑場、可視角度、響應時間、能耗等皆是顯示技術性能的重要體現,下面就從這幾個方面來看下二者的比拼。

        Round1:黑場

        首先看對電視畫質至關重要的黑場表現。黑色顯示能力是影響畫質水平的重要因素,更深邃的黑色可以帶來更高的對比度以及更廣的色彩范圍,從而帶來更真實細膩的光影效果。

        因為OLED是自發光,每個OLED對應一個像素大小,OLED屏幕由數百萬可單獨開、關的OLED構成,OLED像素關閉時,是完全不發光的,可呈現徹底的黑色;而QLED屬于非自發光,需依靠背光源,因此 “漏光”問題不可避免,背光會從理應呈現黑色的區域漏出,這一問題在星空場景或者寬熒幕電影的黑邊上表現得尤為突出,會呈現出輕度霧霾效應,或使明亮物體邊緣模糊。

        Round 2:可視角度

        不出現亮度衰減的最大視角亦即可視角度,是電視觀賞舒適性的重要保證。隨著觀看視角的偏移,QLED在顏色及對比度上的質量便會逐步下降;相較之下,OLED的最大可視角度可以達到170度,足足甩開QLED幾條街。

        Round 3:響應時間

        響應時間是指每個二極管從“開啟”狀態轉換為“關閉”狀態所需的時間。更快的響應時間能夠減少運動模糊和人工制作痕跡,提供更高的觀賞質量。

        OLED的每個像素都是一個小二極管,響應時間基本上就是二極管開關時間,可達微秒量級;就目前市面上電視的情況來看,QLED電視中的二極管不僅反應更慢,且非獨立工作,使得整體開、關轉換進一步延遲,響應時間多在毫秒量級,是OLED的上千倍,在顯示高速運動的畫面時,自然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令人崩潰的“拖尾”現象。

        Round 4:廠商陣營

        2017年,受益于技術瓶頸的突破,以及凌駕于現行其他顯示技術的優勢,OLED迎來了快速增長期,廠商陣營不斷發展壯大,連曾推出過全球首臺OLED電視的索尼也高調回歸,更是給這一陣營注入了強勁活力。畢竟像索尼這樣的國際品牌,對產品及技術路線的選擇是非常謹嚴的,產業鏈的全線滲透與成熟的技術是最基本的前提。

        反觀QLED,目前實際上僅三星一力維系,又勉強拉來海信、TCL兩家廠商助陣,拋開聲勢浩大的“概念營銷”,鮮有作為的背后其實都有情非得已的苦衷,并非真心看好QLED。海信是苦于無法拿到OLED面板資源,不得已轉投QLED陣營;而TCL則是為了保住其作為利潤奶牛的液晶產業,不希望液晶時代過早結束。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三星一力苦撐QLED陣營的現狀,堪比當年夏普在Quattron技術上的一意孤行。2010年,夏普推出Quattron四色顯示技術后,被市場普遍認為是4K時代來臨之前的過渡性技術,市場接納度不高。但夏普卻仍一意孤行,大量投產,冀望于依靠“革命性升級”的營銷噱頭打開市場,最終營銷泡沫破裂,Quattron面板大量庫存積壓,導致夏普雪上加霜,加速隕落。

        三星在QLED上的豪賭,與當年的夏普何其相似乃爾!

        說做不一?是個什么梗!

        自發光特性決定了OLED電視可以做得更薄、更具可塑性,可實現屏幕發聲、柔性彎曲等等。而QLED在結構上的先天缺陷決定了實現這些幾無可能,至少目前還做不到,而且未來數年也存在太多變數與未知。

      “柔性”是OLED顯示技術漸顯的競爭優勢之一

        基于OLED諸多革命性的先天優勢,也促使其成為了新一代手機顯示屏的首選,盡管QLED陣營對OLED有各種詆毀之詞,“燒屏”、“壽命短”、“良品率低”等不一而足,但讓其無法自圓其說的卻是,既然OLED如此不堪,為何卻有包括蘋果在內的眾多手機廠商迫不及待地要將液晶屏升級為OLED屏?更何況OLED這些缺陷,基本停留在道聽途說的階段。比如關于OLED燒屏的情況,至少目前還沒有真實案例對其佐證;而使用壽命方面,目前市面上銷售的OLED電視正常使用壽命都可達到50000小時以上,即使你每天收看8小時電視,也可以保證你正常使用17年之久;且50000小時之后,電視亮度會降為原來的一半,壽命衰減程度與成熟的液晶相仿。

        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三星在新發布的旗艦手機S8上依然沿用了OLED 屏幕。那么,問題就來了,如果三星真的認為QLED已經成熟,且優勢多多,為何不在自家旗艦手機上選用QLED屏,反是采用了一直在大肆抹黑的OLED呢?同時,從旗艦手機S8的宣傳報道中不難發現,三星用了諸多類似“純粹視覺體驗”、“沉浸”等來形容OLED屏幕帶來的震撼。如此說做不一的行徑背后,究竟是個什么梗?#p#分頁標題#e#

        由此看來,三星在QLED電視宣傳上有明顯誤導消費者之嫌。可笑的是,這種宣傳其實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也殃及自家旗艦手機。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三星有木有?

        爭無定論?不妨先從銷售數據一探究竟

        其實對于日益理性的消費者而言,與其探討QLED、OLED誰更有資格代表顯示技術的未來,不如說誰能夠帶給他們更直觀的視覺體驗。而這點從彩電業全年市場風向標的五一銷售數據中便能找到解答。據中怡康五一期間(4月3日-5月7日)監測數據顯示,三星電視整體銷售量同去年同期持平的前提下,銷售總額占比卻縮水了10%,高端市場份額丟失嚴重。作為品牌高端戰線的排頭兵,QLED電視也并未給三星帶來預期中的積極表現及市場反饋,質疑聲更不絕于耳。

        相較于QLED電視不溫不火的市場表現,伴隨著上下產業鏈的遍地開花,OLED電視則進入快速增長期。據中怡康預測,從2017到2020年中國市場的OLED電視銷量預期分別將達到18萬臺、55萬臺、150萬臺、250萬臺,發展勢頭強勁。以近幾年聚焦大屏高端市場、且推出過全球首臺OLED電視的品牌——索尼為例,在彩電業整體低迷的態勢下,其銷售量、銷售份額反倒同步攀升。尤其是在作為高端代表的OLED電視市場中,索尼憑借在影像、音頻方面的技術積累,充分延展了OLED的優勢及技術邊界,全新發布的A 1系列上市僅一月有余,便以狂瀾之勢橫掃OLED電視市場超過30%的份額,更加速了該顯示技術的推廣與擴大化。這也足以說明OLED在顯示效果及消費市場層面更勝一籌的優勢。

        歸根到底,消費者更在意電視真實的視聽感受,而非天花亂墜的營銷噱頭。透過重重營銷迷障,理性的用戶會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真正的QLED問世尚需時日,就目前而言,OLED更有資格代表未來。

      標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

      天天视频国产精品|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不加载| 精品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精品亚洲日韩| 九九热这里只有在线精品视| 国产精品.XX视频.XXTV| 国产精品水嫩水嫩|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国产99视频精品专区|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久久久久久极精品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99国产精品无码|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www亚洲欲色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2022国产精品最新在线| 四虎精品免费永久在线| 五月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VA精品VA欧美VA| 福利体验试看120秒|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国内精品免费视频精选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三级视频|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日韩三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