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華顯示網 > 行業追蹤 > 行業觀察 >

      中小尺寸面板江湖:技術迭代期的卡位和趕超

      編輯:liuchang 2017-05-26 11:04:57 瀏覽:765  來源:未知

        從摩托羅拉3200打開了黑白屏手機時代的大門,到西門子推出第一款彩色顯示屏幕手機,再到智能手機時代的曲面屏、全面屏,顯示對于創新遭遇天花板的手機來說,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創新發力點。手機市場之外,智能手表、AR/VR等終端產品的加速拓展,也為面板廠商帶來市場空間。

        繼5月10日三星月投片量13.5萬片、可年產超3億片手機柔性OLED面板A4廠動工后,產業鏈也再次傳出LG也對其E6廠進行擴容的消息,國內的京東方在成都的6代柔性AMOLED產線也正式投產,另一廂,在蘋果的推動下,Micro LED熱度也不斷上升。

        集邦咨詢旗下witsview研究處研究副總邱宇彬分析認為,未來在小尺寸顯示屏上,OLED會替代LCD。手機屏幕上,全球2020年LCD和OLED的占比會達到51:49。而Micro LED還處于相當初期的階段,目前廠商競相布局,是希望在新技術上不掉隊,甚至在新技術上彎道超車。

        OLED建設熱潮

        LCD面板是通過液晶的光學偏振特性,對背光源進行選擇性通過吸收特定光譜來呈現不同的顏色。OLED則具有自發光、廣視角、高對比度等優點。隨著業界對面板顯示的要求日益提升,屏幕由背光時代走向自發光時代。

        目前,三星壟斷了全球移動設備OLED市場95%以上的份額,這也是它提前布局和研發的收獲。邱宇彬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OLED技術還沒有獲得太多關注和投入的時候,三星持續地琢磨,成為行業獨守者,很超前。

        “OLED生產的關鍵設備上,成熟廠商少,比如核心的蒸鍍設備完全控制在佳能旗下的蒸鍍機廠商Tokki手中,京東方最新投產的成都柔性產線使用的也是它的設備,但Tokki的產能跟不上面板廠商擴產的需求,會優先一直合作的三星這樣的大客戶;其次,OLED生產模式和液晶完全不同,制程技術仍在經歷陣痛期。”邱宇彬介紹,剛性OLED屏的良率已經能達到80%以上,和液晶在伯仲之間。但柔性屏目前良率比較高的在60%左右,比如三星。

        如今OLED成為高端手機的標配,需求的爆發導致其他廠商的積極跟進。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中國大陸企業都在積極投入OLED建設。據統計,目前正在建設或處于規劃中的柔性OLED生產線共有15條。國產面板廠商中,除京東方外,華星光電、柔宇科技、深天馬、國顯光電、信利等都正在建設柔性OLED產線。

        OLED大規模的投產是否意味著LCD將被淘汰?據邱宇彬介紹,目前,三星已經逐步將產能轉向AMOLED,LGD也是如此。但這并不意味著LCD會被很快淘汰,但小尺寸上不會增加投資,只會不斷收縮。

        Micro LED是未來?

        因蘋果傳出智能手表明年可能采用Micro LED技術,近期Micro LED成為行業關注熱點。據臺灣媒體消息,今年晚些時候臺灣公司PlayNitride將負責幫助蘋果試產Micro LED。無獨有偶,鴻海與夏普近日宣布收購美國公司eLux,切入Micro LED技術布局。

        可以看到,如同殺手級應用對于硬件的帶動,殺手級產品將極大地促進新的上游技術的應用和成熟。

        和OLED一樣,Micro LED也自體發光,具備對比高、反應速度快等優勢,且在亮度、功耗、壽命上甚至優于OLED。它能否撼動LCD和OLED技術?

        集邦咨詢旗下LEDinside研究處研究副總儲于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認為,蘋果更多是不愿意在關鍵零部件上被最大競爭對手卡住脖子,想在技術開發初期掌握技術。但目前Micro LED各制程均有技術演進空間,加上成本遠高于既有技術,明年蘋果能否推出Micro LED版智能表仍是未知數。此外,由于手機對于像素和解析度的更高要求,雖然小型Micro LED顯示器的原型產品有廠商開發完成,但應用到手機屏幕,對業界來說仍面臨不小的挑戰。他還表示,事實上其他廠商都沒有掉以輕心,三星、LG都在默默進行技術開發。

        目前,對Micro LED技術最熱情的當屬臺灣企業。邱宇彬分析道,OLED在全球發展很不平均,三星遙遙領先,后面的廠商都在追趕。而Micro-led作為新技術,其他廠商有機會取得領先技術。對臺灣企業來說,臺灣面板產業和LED產業都有,他們覺得這其中可能有機會“超車”。

        中國企業的趕超

        面板產業是國家重點扶持的產業。隨著這些年的努力,中國在液晶顯示上已超越韓國成為出貨量最大的國家。對于一直“缺芯少屏”的手機產業來說,國內企業也已經成為智能手機面板主要供應商。

        據悉,2016年智能手機面板市占率排行中,中國大陸占比32%,韓國27.6%,中國臺灣27%,日本13.5%。

        被三星扼住咽喉的OLED成為中國企業追趕韓國的關鍵,代表企業京東方、深天馬、和輝光電等都在大舉投資,迅速擴產。這兩年內計劃量產的OLED產線里,中國本土國產面板廠商在OLED上的投入在千億級別。

        在儲于超看來,中國廠商的思維是等到技術相對成熟,關鍵的設備、材料進入量產,再大舉投入。在前瞻技術上,尚不如國際大廠。

        邱宇彬也指出,在OLED面板廠商中,霸主三星之外,LG比京東方可能更有優勢,因為它有蘋果這樣的客戶基礎,中國廠商還需要在這方面加強——國內下游終端產業市場龐大,如果能夠因為地緣因素使得更多客戶進行協同,將會是有利的支持。

        一位深圳OLED模組廠員工告訴記者,良率和基礎材料的國產化是目前國內OLED的痛點。短期技術上會有瓶頸,中長期依然向好。因為投資力度大,像京東方這樣的企業一定會發展起來。業界需要從技術突破、產業鏈打造等多方面入手,中國面板產業崛起是大趨勢。

        京東方方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隨著國內顯示企業產能規模的逐漸擴大,目前我國材料本土化為60%,中國TFT-LCD材料產業已經形成一定規模,數十家裝備企業進入TFT-LCD裝備制造領域。在OLED產業鏈方面,中國OLED材料及設備企業則處于起步階段,供應基本是被美國、韓國、日本和德國企業所壟斷。目前,國內廠商及科研機構已不斷加強在該領域的技術研發力度和投入,通過戰略合作、國產配套、聯合開發等多元方式,來完善并穩定中國OLED產業上下游配套,促進OLED全產業鏈在材料、設備和工藝等方面共同發展。

        對于京東方來說,OLED是其新的利潤增長點,也是其在顯示技術方面下一步發展的重點。據介紹,其OLED戰略是專注柔性開發,聚焦中小尺寸產品,立足智能手機市場,全面布局智能穿戴、車載等新應用市場及VR等技術領域,同時關注大尺寸OLED市場動向。此外,QLED、Micro-LED等新型顯示技術的發展成熟也將為顯示產業帶來新的市場空間。

      標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乱人伦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 影音先锋2020色资源网|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1|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sprd在线播放| 精品九九久久国内精品|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久热这里只精品99re8久|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白丝AV网站|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最新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国产久爱免费精品视频|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98香蕉草草视频在线精品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国产精品精品自在线拍|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二区|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91大神在线电影| 91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不卡|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国产叼嘿久久精品久久| 日本VA欧美VA欧美VA精品|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经|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