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華顯示網 > 技術學院 > 技術中心 >

      Micro LED勢頭過猛?七大問題難跨越!

      編輯:liuchang 2017-05-16 09:53:59 瀏覽:1254  來源:未知

        最近傳出Apple watch第三代要用Micro-LED和蘋果臺灣龍潭基地的曝光新聞,讓Micro-LED關注度再次升溫,行業內開始預測MicroLED產業化要提前到來,說OLED還沒轉身就被打個措手不及。今天在線君就來跟大家分析一下目前我們應該怎么看Micro-LED的發展現狀。

        盡管Micro-LED已經受全球大企業青睞,并開始大舉進軍,該技術在規格上也較LCD具有多重好處,甚至畫質上可與OLED相媲美,但是現階段該技術的發展并不是跟新聞炒作那般,而是困難重重。

        作為一個從事LED行業的老兵,今天關于Micro-LED從LED人的角度來看,它究竟離我們有多遠?

        第一、倒裝LED芯片自身路還未走好

        對于Micro-LED來說,更適合采用倒裝LED,因為倒裝LED不需要金屬導線、可縮減LED芯片彼此間的間隙,所以更滿足Micro-LED顯示體積小,易制成微型化需求。

        但是目前主流的照明顯示LED領域,倒裝芯片還存在著工藝、良率、成本等瓶頸問題,在傳統LED行業使用的比例都還處在一個市占率相對薄弱的階段。當然倒裝LED在LED行業的使用規模增長卻是越來越大,參與的企業越來越大,只是時間早晚的事,但是從倒裝LED到倒裝MicroLED還有一段距離要走。

        第二、LED固晶良率控制難

        以目前已成熟的LED燈條制程為例,在制作一LED燈條尚有壞點等失敗問題發生,何況是一片顯示器上要嵌入數百萬顆微型LED。而LCD與OLED已采批次作業,良率表現相對較佳。

        第三、LED規模化轉移上

        未來MicroLED 顯示困難處在于嵌入LED制程不易采大批量的作業方式,尤其是RGB 的3色LED較單色難度更高。但是未來隨著LED黏著、印刷等技術方法的提升,則有利于Micro LED 顯示導入量產化階段。

        第四、全彩化

        目前Micro-LED彩色化實現的方法主要是RGB三色LED法、UV/藍光LED+發光介質法和光學透鏡合成法。

        RGB-LED全彩顯示就是RGB三原色經過一定的配比合成實現彩色化,這是目前LED大屏幕所普遍采用的方法,而這個最有可能就是Sony的CLEDIS的方案。而被認為最佳的UV/藍光LED+發光介質法,問題更多。

        首先LED上,如果采用UV LED,大家都知道目前UV LED的發光效率很低,產品的良率成本都是問題,所以在線君認為這個方案實現量產化周期更長,更不用說再加上量子點。

        所以比較看好基于藍光的量子點方案,雖然目前量子點還處于一個初級階段,但是目前參與量子點的企業投資越來越多,而且藍光LED的技術已經很成熟,現在需要克服的就是如何做小。第三種光學透鏡合成法,個人認為主要是在投影上的應用。

        除此之外,還有個色彩轉換技術,個人對于Micro-LED微型顯示通過對單色LED的色彩轉換方法更值得可期,因為單色較RGB要容易得多了。

        第五、波長一致性、分bin成本問題

        單色Micro-LED陣列通過倒裝結構封裝和驅動IC貼合就可以實現,但RGB陣列需要分次轉貼紅、藍、綠三色的晶粒,需要嵌入幾十萬顆LED晶粒,對于波長的一致性要求更高,同時分bin的成本支出也是阻礙量產的技術瓶頸。

        第六、電流擁擠、熱堆積等問題

        Micro-LED(<50微米(μm))不同于一般尺寸(>100μm)LED的特性。一般尺寸LED幾乎沒有電流擁擠、熱堆積等問題,且因晶格應力釋放及較大出光表面而可能有較佳的效率等優勢。但是較大表面積的Micro-LED可能因表面缺陷多而有較大的漏電路徑,微小電極提高串聯電阻值,都會影響發光效率。

        第七、成本高

        原因之一在于LED芯片封裝,現有LED顯示器一般要準備RGB各色LED芯片,然后把這些芯片整合在一個封裝中,將形成的LED作為1個像素使用。因此需要分別制造RGB各色LED芯片,并將其安裝在一個封裝內,造成成本較高。

        而Sony方面沒有透露這方面的詳細情況,但據其資料顯示很有可能就是這種技術,成本很高,盡管新一代的產品降低了PPI但是仍然很高。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高成本的環節,像綁定、封裝、轉移、測試及設備等等。

        結語:

        總之,Micro-LED風雖然很大,技術也很有前景,但是落地并沒那么快。不管是最近傳出的蘋果第三代watch會采用,還是Sony的小間距Micro-LED顯示屏,這些目前都只是樣品,至少沒有大規模應用。

        而且目前OLED的技術升級很快,優勢越來越明顯,技術也越來越成熟,加上布局產線居多,一旦良率提升,價格會直線下降,單就這一點來說, MicroLED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

      標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

      久久露脸国产精品|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小说|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 外国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蜜臀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麻豆|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乱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无码|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秋霞午夜鲁丝片午夜精品久|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二区| 奇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久久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华人亚洲欧美精品国产| 日韩欧美精品不卡|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VR|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日韩成人精品在线| 好大用力深一点动态图| 2022国产男人亚洲欧美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23页| 欧美久久久久久午夜精品| 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