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蕩市選股策略
近期大盤進入震蕩市,但仍有一些板塊出現了逆勢行情,遠遠跑贏大盤同期漲幅,如汽車電子和柔性電子等。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這兩大板塊均代表新興技術方向,市場潛力巨大,因此資金對其的青睞也是非同一般。在這個行業領域當中,柔性電子題材近期的關注度更是逐步升溫,A股市場上涉及到的部分個股亦獲得較多主力資金追捧。分析指出,其涉及到的OLED市場運用空間非常廣闊,未來可用于手機屏、虛擬現實、電視屏、可穿戴設備等,空間巨大,并且技術相對成熟,確定性較高,產業鏈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據悉,隨著近幾年科技的迅猛發展,日新月異的電子智能產品無論是外形還是功能,都在不斷刷新著人們的眼球,也給用戶帶來了全新的感受。而新近涌現的壁紙式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板、“綠色”柔性電子紙等柔性顯示技術的發展,讓大家感到柔性電子時代已觸手可及。未來,柔性顯示材料被認為將憑借可彎曲、超輕薄設計、超低功耗、耐用性以及便攜性等優勢,滿足可穿戴設備、VR等行業對于屏幕顯示的需求。同時,在智能手機等的快速發展下,OLED憑借更加輕薄、高對比度、柔性可彎曲等明顯優勢,有望不斷拓展新的應用領域,成為未來的主流顯示技術之一。
2020年出貨規模將至8億臺
長江證券分析師陳果表示,OLED與LCD相比,具有高色彩飽和度、高對比度、可視角廣、相應時間短、功耗低等優點,以上特征非常符合新一代柔性可彎曲的電子產品顯示發展需求。柔性AMOLED顯示器2015年出貨量約2500萬臺,2020年約擴大到8億臺的規模,約占整體顯示器市場的13%。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OLED材料商業化進程被認為再次取得實質性進展,催化劑不斷。首先是有報道稱,蘋果或將于2018年推出配備OLED曲面屏幕的iPhone,銷量預計為1億臺,占當年預測總銷售量的30%。此外,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正式向LG電子頒發了“OLED有機屏”鑒定證書,對LG旗下兩款OLED電視的自發光結構進行了認證,并表示LGOLED電視是適合高動態范圍(HDR)影像、能夠滿足用戶對電視機的高畫質顯示和輕薄設計需求的高端顯示產品。綜合來看,OLED市場運用空間非常廣闊,未來可用于手機屏、虛擬現實、電視屏、可穿戴設備等,空間巨大,并且技術相對成熟,確定性較高。
從涉及的相關產業鏈和公司來看,陳果介紹OLED產業鏈包括上游原材料(ITO玻璃、有機發光材料、驅動IC等)、中游OLED面板制造和模組組裝、下游廣袤的顯示應用領域。目前國內大量LCD面板廠商轉型OLED,但主要集中在面板制造環節,需要進口昂貴的設備和原材料。相關上市公司包括藍思科技、歐菲光、萬潤股份、中穎電子、深天馬、京東方等。
關注高內生價值熱點標的
從投資機會的角度,國海證券分析師代鵬舉建議投資者關注OLED產業鏈上尚未完全被挖掘的標的。上游材料方面包括萬潤股份、南大光電;柔性顯示方面,包括新綸科技、東材科技、大富科技;組件方面,包括天通股份、士蘭微、長信科技等。
電子元件行業整體來看,長江證券分析師莫文宇從配置股票角度出發推薦高內生價值+熱點彈性標的,重點推薦如下4條投資主線:一是軍工電子:契合軍改及軍民融合大主題,優良器件推薦中航光電、火炬電子和順絡電子,核心芯片推薦三毛派神、三安光電,武器裝備推薦高德紅外。二是集成電路:把握全球生產基地和消費市場向國內轉移的紅利,通過內生+外延方式,在國家政策扶持+資金支持的大環境下實現自主可控,看好設計端的全志科技,特殊應用芯片及耗材端的艾派克、鼎龍股份,制造端的三安光電,裝備方面關注七星電子。三是自動化:國家重點推進,產業趨勢確定,技術研發跟進,公司順勢而為,看好大族激光、華工科技。四是LED顯示應用:小間距LED顯示屏迎來爆發期,傳媒方向的外延構建科技+文化生態圈閉環,推薦小間距龍頭企業利亞德。“另外,我們在OLED方面重點看好藍思科技。”莫文宇表示。
潛力股精選
藍思科技(300433)
全球防護玻璃龍頭
藍思科技被認為是全球防護玻璃龍頭。長江證券分析師莫文宇表示,看好藍思科技防護玻璃受益于OLED屏趨勢,未來3D玻璃對于平面及2.5D玻璃的替代,將給公司帶來規模上的進一步快速增長。此外,未來智能終端前后蓋有望具有玻璃材質,這一變化也將進一步推動藍思科技規模的騰飛。
目前公司已經定增16億元增加的2700萬片/年的3D玻璃產能將有效滿足客戶需求,為后續增長提供保障。莫文宇看好公司在3D玻璃、藍寶石等諸多方面的業績爆發。
萬潤股份(002643)
OLED將成新增長點
據Display Research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OLED市場約130億美元,2020年將增長至330億美元,年均增速約為20%。
萬潤股份是國內OLED第二大生產商,主要銷售客戶包括韓國DOOSAN、LG化學和陶氏化學等 ,2013-2015年公司OLED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50%以上。招商證券分析師周錚認為,未來中長期內,公司將會大力發展OLED材料,隨著下游OLED技術應用于可穿戴設備及慢慢取代LCD顯示屏,將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新綸科技(002341)
新材料轉型見成效
新綸科技一方面積極推動傳統主營的精細化業務轉型,另一方面堅定向新材料領域拓展,現已布局功能性、軍工及鋰電池新材料,技術來源非常成熟且稀缺,董事長及員工持股計劃大比例參與定增彰顯十足信心。
安信證券分析師王席鑫認為,公司擬投建的TAC膜及鋁塑膜軟包業務均屬于新材料領域國際巨頭高度壟斷,國內進口依存度極高的方向。2017年TAC及鋁塑膜軟包項目產能逐步釋放后將迎來業績拐點,成長空間巨大。
火炬電子(603678)
深耕軍工元器件
火炬電子作為國內極少數擁有軍品供應資質的廠商,2015年軍品MLCC實現營收同比增長25%,產能緊缺,公司積極擴充片式MLCC和多芯組電容器產能,滿足市場需求。
目前項目進展順利,逐漸步入收獲期。另外,公司品類拓張,新產品鎳電極陶瓷電容及鉭電容均得到有效發展,為公司軍工電容產品帶來新的增長點。
三安光電(600703)
化合物半導體先行者
三安光電是世界第二大LED芯片供應商。2015年,通過大基金入股,國開行低息貸款,三安光電成功轉型,挺進化合物半導體領域。公司目前已有3顆芯片得到認證,其中1顆用于智能手機PA.
國金證券分析師駱思遠認為,未來國內智能手機PA市場及軍工通訊市場想象空間巨大,國產化替代需求緊迫,三安光電通過內生研發,外延并購的方式,將作為化合物半導體領域的先行者獲得極大收益。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