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顯示是AMOLED最大優勢:對比AMOLED與TFT-LCD的特性,AMOLED在厚度與可撓性上有明顯優勢,同時AMOLED的屏幕具有更加逼真色彩(1.5倍色彩飽和度于LCD)、及時響應(100倍于LCD)、對比度更高(10倍于LCD)、180°視角、更節能省電(加權損耗僅為LCD的60%)、重量更輕、寬溫操作、室內護眼、戶外可視等一系列優點。但我們認為AMOLED的關鍵優勢還在于它的可撓性上,能夠實現柔性顯示。特別是三星在Edge系列實現了曲面屏幕的生產后,增加了傳統顯示屏的應用場景,大大增加了行業投資的想象空間。
韓系一枝獨秀,中日積極布局:從目前AMOLED的全球產能來看,韓系廠商可謂一枝獨秀,韓國2015年比重高達96%,幾乎是獨占的模式。預計到2019年,韓國占比仍有71%。日本、中國臺灣、中國大陸等廠商積極布局AMOLED市場,市場競爭實力也在逐漸增強,但目前還不足以撼動三星的霸主地位,未來一段時間仍將是三星一家獨大的競爭格局。在傳統LCD面板廠商殺價競爭的情況下,許多業者紛紛將開發目標轉向AMOLED顯示技術,包含京東方、華星光電、和輝光電、天馬等企業都紛紛加大在AMOLED產線的投資,預計中國大陸廠商在AMOLED的產能占比將由2015年的3%提升至2019年的19%。
AMOLED制備技術復雜,產業鏈封閉待突破:從AMOLED的制備流程來看,其關鍵的三大技術分別是“背板技術,蒸鍍技術,封裝技術”。目前,應用在AMOLED中較成熟的TFT背板技術是低溫多晶硅(LTPS)技術,金屬氧化物技術(Oxide)有望在未來獲得發展。蒸鍍方式中目前最廣泛被使用的方式為精細金屬光罩,但存在材料浪費、不能大型化等問題,未來可能朝噴墨式發展。封裝的挑戰則來自于AMOLED怕水和氧的弱點,受潮會嚴重影響發光材料的壽命。目前全球主要的設備商集中在韓日兩國。三星大力扶植韓國當地廠商如Sunic System、DOV、UNITEX等,積極入股或并購關鍵材料設備廠商。LG化學本身就在AMOLED材料方面具有競爭力。至于臺灣的友達及奇美電等等,目前在AMOLED商品化及量產規模均處于落后狀態。
投資策略:我們認為AMOLED的最大優勢在于柔性顯示增加了應用場景,從材料、設備到面板廠商等相關產業鏈均有較大機會。驅動IC方面,專利壁壘并沒有材料設備的壁壘高,國內IC驅動廠商受益于國內面板廠商的發展,從開發導入邁向量產供貨階段,我們建議投資者關注實現AMOLED芯片國產化的中穎電子。面板廠商方面,顯示屏短期以和輝光電放量速度最值得注意,后勢發展則聚焦華東科技、京東方、深天馬等。材料方面,由于面板廠商目前當務之急是成功量產并提升良率,一般都會采用成熟穩定的材料,加上配方專利限制與有限的成本誘因,有機材料廠商暫時沒有合適的切入點。
風險提示:技術開發的風險;市場需求不及預期;新技術替代風險;行業競爭加劇。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