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日國家發改委召開的價格監管與反壟斷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和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證實了,發改委正在對美國高通公司的有關價格問題進行調查,原因是其涉嫌濫用無線通訊標準。目前已初步印證了舉報反映的一些事實,案件仍在調查過程中。
許昆林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IDC和高通是兩個不同的公司,發改委準備了材料,對這兩個公司的情況做了介紹,對于IDC公司的調查是源于一個舉報。2013年5月份有舉報反映IDC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對我國的通信設備制造企業收取歧視性高價的專利許可費,限制市場競爭,所以發改委在2013年6月份立案對IDC公司進行反壟斷調查。
對高通公司的調查是在之后不久。許昆林介紹,也是接到相關協會、企業的舉報,反映高通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歧視性收費,發改委隨后也展開了調查。
據了解,去年11月底,國家發改委發起了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當時,高通就此事回應騰訊科技時表示,中國發改委表示調查內容是保密的。高通目前尚不清楚存在任何壟斷行為,但將繼續配合中國發改委的秘密調查。
上周,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及下屬的手機中國聯盟已向國家發改委遞交了一份“關于高通 商業模式損害中國手機產業的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美國高通商業模式損害中國手機產業,高通主要存在過度收取專利費和搭售的行為,對中國手機產業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
此消息被解讀為國家發改委自去年11月25日起,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案進一步發酵的結果。
數據顯示,去年高通總營收248.7億美元,其中49%來自中國,高達123億美元。有分析指出,如果反壟斷調查結果成立,按照營業額1%-10%的處罰金,高通最高或將被罰款12億美元。
另一方面,如果高通被認定壟斷,中國手機產業鏈或將因此獲利。直接利好的包括使用高通芯片的華為、中興、酷派、聯想等手機廠商以及芯片制造公司,如聯發科等,而三大電信運營商也或將受到利好影響。
發改委是中國從事經濟規劃和價格管理的最高機構。據中國官方媒體的報道和法律公司發布的研報,發改委在過去三年中已在國內外啟動了近20樁與價格有關的調查。
隨著發改委對高通反壟斷的深入調查,有分析預測,在2014年第一財季出現利潤微滑的高通將受此影響繼續下滑。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