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華顯示網 > 行業追蹤 > 行業觀察 >

      技術創新決勝市場

      編輯:haowuyang 2013-05-17 10:26:01 瀏覽:2008  來源:

        2013年4月11日,作為第一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的系列活動之一—2013中國(國際)平板顯示產業大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桂花廳隆重舉行。大會主題為“技術創新決勝市場”,眾多業內嘉賓就各自領域的創新技術以及市場現狀做了詳細的分析和闡述,引起現場聽眾共鳴和思考。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彭紅兵副司長、深圳市人民政府高國輝副秘書長、深圳市經濟信息化委員會賈興東副主任、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劉錦副主任、中國科學院歐陽鐘燦院士、四川省重大項目辦公室鄭莉主任、深圳市平板顯示行業協會許生執行會長、孫政民秘書長、齊珈執行秘書長,以及其它行業協會的部分領導共同出席了本次盛會。

        同時,本次大會還吸引了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劉靜瑜總經理、鄧柏松副總經理,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友梅副總裁,臺灣顯示器總會、友達光電總經理彭雙浪、三星顯示的Eric Lin副總經理,AKT總經理郭怡之、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的王國和副總經理、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志承、深圳市光峰光電有限公司總裁李屹博士、清華大學的高鴻錦教授、北京大學關旭東教授、深圳電子信息產業聯合會張國一執行會長,以及企業界的高管、研發工程技術人員等近300位產業界嘉賓參加。

        大會由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秘書長、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梁新清,中國電子報社總編輯劉東共同主持。其中,梁新清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詞,他表示,平板顯示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信息產業發展的核心基礎產業。經過十多年時間業內同仁的不懈努力,中國大陸已經成為全球平板顯示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從全球范圍來看,平板顯示產業新技術、新產品以飛快的速度在發展,中國大陸平板顯示企業由于進入比較晚,在生產規模、技術創新、產業配套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著一定差距。如何把握形勢、制定決策,確定企業的發展戰略是我們面臨的課題。2013中國(國際)平板顯示產業大會旨在針對上述重大課題,共同探討解決方案,推進平板顯示產業可持續發展。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劉錦副主任在致辭中則表示,平板顯示大會作為第一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的重要節目,也是平板顯示行業的重要盛事。首屆電子信息博覽會能夠在深圳舉辦既是工信部對深圳的厚愛,也是對深圳近二十年來業界專家、領袖、企業通過共同努力、創新發展取得業績的一種認同。

        同時,她還表示,在整個電子信息產業中,我國平板顯示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雖然與國際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業界同仁一直在奮起直追,并取得相當大的成績,使差距越來越小。而且特別欣慰的是,深圳在全國平板顯示產業發展中具有較高的地位和優勢,并且有不少深圳的企業在這次CITE頒獎中獲得了創新金獎,這是深圳業界的榮譽。深圳市政府非常重視平板顯示產業的發展,并一直不斷在產業鏈的完整性等方面做出努力,在未來的發展中希望來自海外及全球朋友支持。

        工業和信息化部領導、中國科學院研究業人士、平板顯示產業知名企業高管、全球知名產業研發機構等為此次大會帶來了精彩的主題演講。在主題演講中,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彭紅兵副司長對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的戰略地位、發展現狀及未來產業發展形勢;中國科學院歐陽鐘燦院士也詳細分析了我國平板顯示產業所面臨的機遇;同時,來自國內外的知名企業京東方、友達光電、華峰光電、三星電子、華星光電、龍騰光電、AKT、豪爾新材料等企業高管均對各自企業在平板顯示產業的最新規劃和整個產業鏈的具體發展概況及市場發展前景做了詳細介紹;市場研發機構Display Search研發總監張兵則對全球平板顯示產業發展進行了全面分析。

        為了能夠進一步讓讀者朋友們了解我國乃至全球平板顯示產業的最新動態及市場發展,本刊小編特意節選了部分講師的精彩演講內容,以飧讀者。

        推動我國平板顯示產業可持續發展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 彭紅兵

        就平板顯示產業具體情況來說,TFT目前依然是主流,PDP萎縮得相對快一點,OLED和AMOLED增長的勢頭非常明顯,并形成了韓、中國臺灣、中國大陸、日本“三國四地”的基本格局。中國大陸在終端應用方面這幾年發展非常快。當然在前端制造方面這幾年也奮起直追。從之前的技術,包括規模逐漸變成產業鏈的整合、資源的優化配置為主。資源整合這幾年步伐加快,我看到包括日韓、中國臺灣的企業在資源整合方面并購、重組的力度都在加大。

        我國產業鏈的基本情況這幾年來發展得比較快,雖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這幾年的增幅有所降低,但整個增長態勢非常明顯,明年這個情況還會進一步好轉。

        配套方面整體進程也在加大,去年KPI的要求,今年整體形勢更為樂觀。新一代顯示、大屏幕顯示,110寸還是65寸背板顯示和AMOLED顯示,大家公認的顯示和技術發展方向在展會上都可以看到。稍顯遺憾的沒有柔性顯示。

        在產業集聚發展方面也有基本的狀況,現在相對在幾個地區,比如說京津、長三角、珠三角,包括中西部地區有產業集聚的態勢。在主要的標準制定方面已經有一些進展,包括國際標準制定。問題依然突出,3年前講的問題現在依然存在,沒有太明顯的改觀。一是產業規模,幾個企業近幾年發展非常很快,但是靠自身的積累一步一步的增長難以實現量的突破。整體投資主體也有問題,在建的以及可能籌建的一些項目相對來說在一些區域,包括企業還是有一些分散。在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材料和裝備方面幾個問題更突出一些,在幾大材料里包括液晶、基板玻璃、驅動IC我們占的比例更小,基本上不具備產業發展的話語權。設備更弱一些了,國內企業研發的基本上都是6代以下的后端設備,前端的設備基本上都沒有。

        國內高世代線的滿產和新建項目的陸續投產對緩解國內的整體進口壓力和提高本地化率都做出貢獻。下一步從行業管理部門的工作來說我想有幾個方面:一是政策支持、政策引導,不斷地提升產業的綜合競爭力,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二是加快核心技術研發,最終實現產業化。三是引導整合,把我們現有資源能夠效能最大化。

        中國平板顯示產業面臨的機遇和路徑選擇

        中國科學院院士 歐陽鐘燦

        從2012年液晶顯示到2013年的手機,“屏”迎來了它的黃金時期。

        平板顯示產業,是帶動電子信息產業崛起的核心基礎產業,中國內地正成為全球平板顯示的新興力量。2009年以后,我國TFT-LCD產業發展非常迅速,目前已擁有4條4.5代、4條5代、2條6代、3條8代TFT-LCD面板生產線,到2012年,中國大陸平板顯示產業規模首次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三,約占全球20%。隨著一些大尺寸液晶面板生產線的投產,到2015年中國大陸TFT-LCD面板產能將超過日本和我國臺灣,躍居世界第二,其中最適合生產TV屏的G8.5生產線的產能將占到世界第一。同時,中國是TV和PC大國,市場需求量巨大,就算液晶面板產能躍居世界第二,也只能滿足75%的需求。

        今后三年液晶顯示仍然是平板顯示市場的絕對王者,從2013年CES展上可以看出,金屬氧化物TFT-LCD4K2K液晶顯示成為主旋律。以往幾年,全球各大廠商都在熱烈發布3D、智能電視、OLED等技術則幾近禁聲,有記者當場評論,2013年是3D的終結年。三星、LG雖然仍然有OLED TV介紹,但什么時間量產面市,則比2012年CES展時更為退步。權威分析機構DisplaySearch甚至指出,一直到2015年,4K液晶電視出貨都將超過OLED電視。

        那么作為新型顯示技術的OLED,能否給液晶顯示產業以“致命一擊”?我認為這種情況目前不會發生,因為OLED技術目前在大尺寸方面還有很多技術缺陷,成本比較高,市場目前并沒有給出積極反應。平板來說,成功進入AMOLED市場至少還需要五年時間。但在此提醒國產平板廠商,需要密切關注,加大研發。

        我國平板顯示領域因為自主創新,用了5年時間后來居上,開拓出了今天的大好局面,就目前而言,新型平板顯示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門類中發展最好的一個產業,而就新型平板顯示產業在未來的重要性和目前的產業機遇點而言,我國下一步應該繼續大力發展新興顯示產業。

        協同創新 應對挑戰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董友梅

        DisplaySearch數據顯示,2015年,TFT-LCD整個市場規模其增長將達到27倍。回顧整個TFT-LCD產業發展歷史,可以看出技術創新和投資兩個車輪驅動了產品創新,實現了產業成長。

        從1998年至2008年,顯示產業經過十年的發展,形成了超過千億美元的規模。那么三次成長浪潮以后,新的浪潮將是什么呢?我認為是滿足終端用戶需求的新產品形態,未來將是“Display Everywhere”時代。

        由于在Monitor和TV領域的滲透率,就是TFT-LCD在這兩個方面的滲透率已經或將要達到飽和,TFT-LCD在替代市場沒有太多的增長空間。另外,多年來營收的增長率、盈利也持續收縮,高世代的工廠不保證更有效率,原來推出高世代意味著更高的收益,現在情況也在發生改變。這些因素都抑制了投資對市場增長的驅動,市場成長已經出現乏力現象。除了來自市場增長和收益率降低的挑戰之外,顯示產業外部的ICT環境也在悄然發生變化,過去都是依靠技術創新推動產品創新來實現市場的成長,市場以技術創新產品市場為主,但現在應用產品市場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堅持中長期的研發案例,這樣的格局導致面板廠商獨立的創新無法快速直接對應為市場增長,這將是顯示行業內面臨的新挑戰。

        現在面臨這一挑戰所需要的新的R&D形式應該是更加關注終端用戶的體驗,以能為終端用戶創造和提升價值為目標,以共同企劃、共同開發為路徑,參與者包含產業鏈、相關廠商和終端客戶,這就是第五代R&D,大范圍的協同,開放的創新、LSOI。未來產業跨越發展將依賴于LSOI R&D創新的成果。

        整體來看,過去20年,技術創新與投資兩個車輪驅動顯示產業獲得快速發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為人類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產業發展已經面臨新的挑戰,這些挑戰將催生新的機遇,但唯有變革才能應對挑戰,抓住機遇;以應對終端用戶為核心的第五代R&D方式將在新一代產業變革中發揮積極作用。半導體顯示是一種新的產業定義,它將在產業可持續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加強兩岸合作 實現優勢互補

        臺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理事長、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彭雙浪

        顯示產業經過近3年的發展,目前的發展速度已經趨緩了,雖然整體產業進入成熟期,但行動裝置還是有非常高的增長動能,尤其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上每年增長還超過50個點,甚至有60-70個點的增長速度,預估智能手機超過10個億,平板電腦超過2個億,成長勢頭非常強勁。

        兩岸在過去兩年發展得非常好,很多知名品牌逐漸成為世界級品牌。兩岸智能手機的品牌逐漸擠入到前十大,甚至在前五大。但是三星和蘋果還是獨占鰲頭,他們還是占了非常大的比重,所以兩岸的品牌有很好的發展機會,在全球地位上還可以進一步提升。

        OLED這幾年是非常熱門的話題,而且大家不斷地討論到底OLED會不會取代TFT?看到OLED帶來更輕薄、更高的色彩飽和度,而且未來在可繞式等新的應用,以及新的產品樣式上其實還有它很大的用途。未來在智能手機、平板以外,在公共顯示屏,車用都會用到觸控的產品。所以這些觸控產品也讓整個屏的發展,除了規格的要求更高以外,也讓屏的產值能夠提高。

        目前兩岸顯示產業的投資都非常分散,缺乏一些群聚效應,在人才和供應鏈很難形成效應,雖然有幾個大的聚落。兩岸生產線占了全球44%,46條生產線分在16個區域,另外45條生產線在7個區域里,除了兩岸的生產基地外的45條生產線落在7個區域,相對的集中,對于這種高技術、需要群聚效應,需要所謂的周邊供應需求的產業來說我們相對落于不利的地位。

        過去,包括技術創新和標準的設立,透過兩岸在協會和部門的推展,包括結合上下游,甚至到產學研這一塊共同的努力。液晶產業是一個耗能產業,雖然最終產品是節能產品,但生產過程中是耗能產品,對水和電的影響我們可以通過合作,讓它對環境影響降低。因為這個系耗能,未來在碳權考慮上都會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我認為這些都是可以一起合作的地方。重要的不管是技術、標準,甚至在制造工藝、環保上,兩岸都有非常多可以合作的地方。

        激光顯示 引領平板顯示技術的新變革

        深圳市光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總裁 李屹博士

        大家知道做LED背光源的電視,通過偏正片,光損失非常高,液晶技術本身是制約能耗很大的門檻。激光顯示是“十二五”科技規劃綱要里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型顯示器件里首要提出要突破激光顯示高可靠、低成本、長壽命的技術問題,我們考慮要從三方面出發,可靠、成本、壽命。我們想研究成本很低、可靠性高、壽命長的核心光源,能夠在平板顯示領域帶來一些變革。

        主流的激光顯示技術,通常是RGB的激光,像三菱很早之前推出了用激光做背投電視,這個產品不是很成功,成本很高。我們做的一個獨特技術,用藍光的激光,激發紅色、綠色、熒光粉產生紅光、綠光,做CRT是紅色熒光粉、藍色熒光粉用高壓電子激發,PDP等離子在平板、液晶之前,等離子和液晶技術競爭,PDP比LCD還要好,PDP的反應時間非常快。我們想利用比較成熟的技術,像熒光粉技術,中國本身作為一個稀土大國有優勢。把藍光激光和紅色熒光粉、綠色熒光粉結合在一起形成激光熒光粉的技術。另外一個,我們把彈片分成三個區域,藍光、紅光和綠光,在時段上分成紅光、綠光、藍光,我們只需要一組藍光產生三個顏色的光,這又是另外一個很大的突破。

        技術路線是最大優勢,引用Laser Cost的數據,用于電視光源成本是14400美元。到了2015年批量生產還是50美金/瓦,這很難推進到消費市場。目前我們可以說成本小于15美金/瓦,電視機光源小于1000美金,2015年我們認為效率提升,成本還會有大幅度降低。我們的技術路線和傳統相比,這很難突破障礙,LED的亮度在光源上恐怕不夠亮,所以亮底只有激光的1/10或者更低,或者別的技術,包括燈泡可以做得更亮,壽命非常短,這也很難突破障礙。

        我認為液晶走到今天也取得階段性成果,像當年的CRT一樣,激光和OLED競爭,誰會勝出?對中國的企業、產業尤其重要,因為LCD和LED原來做得很好了,我們要突破,專利布局各方面都很重要,今天看到LG電視機源自中國說明我們在專利布局有先天的優勢。另外產業鏈結合了稀土、熒光粉,同時結合了藍光LED,半導體照明產業,下面產業化的過程會相應較快的推廣。

        Beyond Cyclicality The Year of Transition

        三星集團LCD市場部副總經理 Eric Lin

        三星Display于2012年7月成立,主要由兩個子集團合并成立,一個是LCD,一個是OLED,兩家公司合并后產品線從過去大尺寸為主延伸到了行動顯示部分。三星Display持續投資在研發上,從Notebook,17-19寸的Monitor,一直到最近的LED TV產業的標準制定。

        我認為整個后PC時代顯示器的發展趨勢,從結構上來講在產業上我們碰到幾個問題,從過去兩年資本支出大幅度縮減,即使是今年整個產業資本支出有較多的提升。目前,產業被另外兩個循環所控制,一是季節循環,一個是庫存循環,因為每年的第一季度是需求的淡季,目前還在庫存的去化過程當中,把庫存和季節循環走過之后整個產業會逐漸走向比較健康的狀況,所以下半年會看到供需比較吃緊。

        2012-2013年的資本支出,包括前幾年的資本支出都沒有投7代線,今年則將主要投主流產品,尤其是40、50寸的電視,因為這兩種尺寸的電視主要集中在7代線,所以今年7代線的產能將相對更加缺乏。今年TV的數量成長是持平的,我們認為今年比去年好,主要是因為日本的需求大幅度修正以后,日本的經濟狀況會改善,另外是西歐是負增長。在兩大主要市場中國和美國上,我們看到中國的需求還是個位數的成長,美國可能會有比較大的驚喜,我們認為2%-3%的成長有一點低估。新興國家去年快速增長,今年會趨緩。印度的資料顯示比我們預期的要好。

        電視經過幾個世代的技術革命之后從CRT到了LCD,到了LED背光,3D電視,我覺得次世代的電視是智能電視,但有相應要求:一是解析度很高,二是熒幕將更大,另外還有就是工業設備和節能兩方面。

        我一直認為中國在電視技術上是一直領先的,在終端市場上。比如說以LED來講,中國的滲透率是全世界最高的,也因為中國節能補貼的政策。另外中國滲透率非常高是3D,我們對3D的看法比較保守,我們認為3D滲透率到了30%-40%會停住,除了缺乏Content之外,制造Content的過程中需要非常昂貴的設備,而且我們認為3D不是必需品。

        中國OLED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 中國OLED產業聯盟秘書長 彭紅兵

        目前,TFT-LCD還是占有壓倒性優勢,OLED作為新一代顯示技術,其產業發展非常迅速,預計到2018年全球OLED顯示市場將達到224億美元,主要是面向移動智能終端,包括消費電子,像數碼相機,手機等。OLED已經被視為21世紀最具有前途的顯示和照明產品之一,歐美、日本、韓國、我國臺灣地區都在OLED基礎技術和產業化技術上進行了大量投入,其中,韓國在OLED器件技術及產業化技術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成為AMOLED技術發展和應用的主力。2012年6月,三星公司AMOLED面板累積產量已正式突破2億片。

        未來平板電腦慢慢也會出來,主要有幾大優勢企業,像三星為主導的移動多媒體方面發展非常迅速。大家一直認為OLED僅限于顯示,其實在照明領域發展非常迅速,特別是歐美大企業,像飛利浦、GE和歐司朗等等,亞洲以LG、三星和日本的企業照明方面發展非常迅速,而且產業化趨勢非常明顯。

        在今年拉斯維加斯的CES展上我們看到一些新的東西,比如說OLED顯示在大尺寸,在TV級的應用領域各個主要企業都公布了一些產業化和商品化的計劃和時間表,大家都明顯感覺到大屏幕顯示進入到TV級應用來勢兇猛,三星、LGD、索尼、松下等四家公司同時展出大屏幕OLED電視,其中,LGD宣布其第一款55英寸1080P產品已經實現商品化。

        我國OLED產業發展現狀,真正產業做得比較好的是PM,維信諾在昆山的項目連續三年盈利,而且總體規模在全球做到了第一、第二位,做得相當不錯。其他企業AM這方面,有源的目前基本處于研發的階段,還沒有真正實現哪怕是小規模的量產。

        措施方面,按照“十二五”平板顯示產業發展的規劃,包括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要求不斷地貫徹和落實,支持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這方面可能要在不斷地完善,給國內產業發展留有一定的空間和時間。我們未來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如何促進支撐業的發展。我們將大力引進海外高端研發、技術與管理人才,所以在并購方面還要做很多實質性的工作,并給予支持。

        強化技術創新 贏得市場機遇

        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 王國和

        DisplaySearch的數據顯示,50寸以上的總數在2016年會達到12%,預計大尺寸會往大尺寸發展,其CAGR(2010~2016) 高達32%,遠高于整體LCD電視的增長率6%,所以華星對大尺寸的關注會越來越重視。

        同時,到2014年后,9”以上LCD面板各類應用的總體供給趨于緊張,2015年呈供不應求態勢;同時,TV面板的面積占比逐年穩步上升。大尺寸產品(>9”)需求中電視與公用信息顯示器(PID)面積從2009占63%將成長至2015占74%。與其他尺寸相比,4K2K50”以上TV 能獲得較多的市場份額;在Retina屏幕(手機/平板電腦)的推動下,終端消費者對高分辨率產品接受度越來越高;Oxide TFT技術能滿足大屏幕高清晰的需求,同時能提高產品附加價值。

        另外CRT和PDP的市場一直在萎縮,PDP在未來兩年之內有機會從這個市場消失,今年是很健康的一年,包括韓國、臺灣和國內上下游,明年狀況會差一點。

        OLED現在看起來是最有前景的下一代顯示器,特別是LG今年宣稱開始量產OLED。OLED-TV如以LG在2013年1月發布55寸產品為元年,因材料和工藝等尚存在短時間內較難突破的瓶頸,預計2015年緩慢爬升到近2%,到2020年可能達到30%。但現在境外面板廠商均加大了OLED面板的研發投入,如在2013-2015年有較大突破,將加速OLED-TV市占率的提升。未來的顯示趨勢是五大主軸,平均尺寸從36寸遷移到37寸,明年可能到38寸。第二是超窄邊框,事實上配合超窄邊框看起來感覺像46或者48。另外是輕薄化,最近是4K×2K,會往高分辨率的方向遷移。

        技術創新方面,華星現有一條4.5代線,4.5代線分成大尺寸和中小尺寸,最大尺寸是32寸。Oxide TFT上個月做出來了,穩定性不錯,下一階段利用氧化物半導體做出32寸的屏。中小尺寸LTPS的設備最近在裝,也有機會在今年做出與LTPS相關的產品出來。在未來的幾年里,華星還將開發出先進的OLED顯示器,實現高端OLED產業化,技術達到韓國水平;次世顯示器開發,成為顯示技術的領先者。

        發揮自身優勢 科技創新持續成長

        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蔡志承

        龍騰光電只有一條5代線,在過去幾年當中一直受到高世代線陸續開出之后,我們經營上受到一些限制和挑戰。全球筆記本電腦一年2億臺里面,其中50%,1億臺在昆山生產的,所以昆山龍騰光電一開始的設立就是布局整個昆山地區的筆記本的供應鏈設立的。

        隨著TV尺寸越來越大,5代線專注的產品,像智能手機、車載和平板超薄本,在過去2、3年,不斷往上增加。我們看到的5代線以下,最后一個廠的投資在2006年之后就沒有再投資,供給面在做限制,沒有新的產能開出,但周邊的需求每年是20%、30%或者50%。

        目前,我們5代線每個月1.1×1.3m的玻璃基板可以投入11萬片,我們曾經挑戰12萬片,這樣的數字是國內最大的一條5代線,這樣的產能占全球總比例大概是1%。現在龍騰光電的產品已經做了轉向,過去可能在IT部分占比比較高,尤其是筆記本電腦做得比較的多。現在在做MMB,包括智能手機、平板、車載產品,這是目前龍騰光電生產的主要布局。在這樣的布局調整之后,我們在去年6月份開始基本上滿產滿銷,去年下半年是基本實現盈利。

        實現關鍵原材料和顯示屏的國產化,被列入 “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龍騰光電非常支持材料國產化,形成健全的本土化產業鏈,擺脫原材料仰賴國外的困境是龍騰的目標,目前龍騰所采用的關鍵原材料Glass、POL、驅動IC、BL、LC都已實現國產化。在國家政策指導下,龍騰持續實施原材料國產化策略,國產化成果明顯,具有示范和引導作用。 2009年至2012年,龍騰國內采購比重持續上升,2012年已達69%,預計2013年將超過70%。

        龍騰目前專注于TFT-LCD的發展,昆山也有AMOLED的規劃,一樣放在昆山光電園區里面,初期是15K大板5.5代線的生產,現在的規劃用LTPS+OLED,未來有機會結合龍騰的氧化物TFT。目前由維信諾做規劃和主導,也有清華大學和國內大專院校、研究機構的支援,使這個項目投資風險最低,確保成功。龍騰也會積極參與這個項目,讓這個項目順利發展。

        新型顯示產業設備發展趨勢

        美商業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KT總經理 郭怡之

        前段時間,在美國的CES電子展上三星展出了110英寸的4K TV。確切的說是從去年圣誕節開始就開始大量出現,這是非常明確的趨勢。另外,OLED電視機在未來產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趨勢。大家每天要接觸的無論是智慧型手機還是平板電腦,都是高分辨率,自從蘋果電腦推出視網膜顯示器以后,大家對解析度的要求、高分辨率的要求越來越嚴格。

        有新產品就要有新技術,顯示產業領域更是如此,至于電視機上面要做到所謂的4K×2K,是從非晶硅轉換到金屬氧化物,在電視機的LCD的趨勢上,低溫多晶硅目前沒有辦法運用到這些地區,因為有尺寸上的限制,所以基本上在電視機的高分辨率上目前看起來大家會采用金屬氧化物。在液晶顯示這一塊,新技術方面,不管是低溫多晶硅還是金屬氧化物,這些缺點都是一樣,在生產的良率上有受到影響,這里就是生產上的障礙,這不是一蹴可幾的,也要配合新材料、新的制造工藝結合才可以做到。在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也一樣,可以分成移動、平板和電視來看,這兩個最新的技術,一個是低溫多晶硅,一個是金屬氧化物。

        量產方面,新技術遭遇的困難就是良率上沒有辦法像非晶硅這么好,應用材料的Solution,也就是PVD,主要金屬氧化物通過PVD的方式成膜,因為金屬氧化物的材料是IGZO,金屬化合物,是撞擊下來成膜在玻璃基板上,用的方法是所謂的PVD。

        應用材料在顯示器產品上,主要是在CVD陣列,PVD陣列有旋轉靶設備,另外在彩色濾光片上的設備轉移到新的顯示器上。從2代線到8.5代線,整個生產工藝包括非晶硅、低溫多晶硅、金屬氧化物,都是在國內一起生產。整體來看,應用材料公司在中國深耕已久,尤其在顯示器產業上,也有很多的新挑戰,唯有大家一起努力,設備商、材料商、制造商,再加上一起合作,相信顯示器產業在中國將會有非常好的前景。

        新型化工材料在OGS中的應用

        廈門市豪爾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監 許丹杰

        電容式觸摸屏的出現,為顯示器行業的發展帶來了燦爛的發展機遇。市場對觸摸屏的需要越來越大,因此未來的市場呼喚更輕更強更便宜的觸摸屏產品,觸摸屏行業也將面對更高的要求。產業鏈中的生產廠商環節,只有不斷革新生產工藝,開發引進新型材料,才能實現以上需求,因此OGS應運而生。

        不管是什么樣的產業都需要許多材料輔助它的發展,對于OGS來說,對于平板顯示來說化工材料都有其推動作用。OGS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各種化工材料的輔助,印證了電子化學“一代材料,一代產品”的說法。新型產品誕生以前,材料才是競爭的先機及關鍵。OGS已經成為行業趨勢,盡管有不少廠家已進入量產化,但在整個制程中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簡潔的工藝,更低的成本,才能發揮OGS的成本優勢。OGS的難點主要集中在后段制程,即OGS二次強化,消除玻璃的表面缺陷,為了提升效率采用HF做二次強化是行業中通用的做法,因此對OGS加工制程屏幕保護變得很難。

        豪爾新材料針對OGS的保護開發了新型的保護材料,UV保護油墨,工藝流程是這樣的,玻璃印刷保護油墨后再進行切割,接下來做CNC加工,HF二此強化,然后做熱水剝離即可。因為保護油墨可以整板印刷,可以大片印刷而不用小片貼膜,而且保護油墨最重要的可以用熱水退除而不用堿性溶液,就不會有腐蝕,耐CNC過程中的摩擦,省人工成本,效率非常高,很大程度上解決了OGS加工過程中保護方面的難題。

        關于平板顯示產業有幾個相關聯的產品,一是FPC窗口SIO2蝕刻膏制程;二是ITO圖案化蝕刻膏制程;三是平面保護可剝膠制程。ITO圖案化蝕刻膏制程,黃光制程的精確度比較高,適合生產比較高端的產品,但蝕刻膏制程比較簡單,成本比較低,使用貼膜或者印刷方式可以提高蝕刻精度,適合企業用于小批量生產、打樣、電阻屏、要求不是很高的電容屏上面,兩種制程各有優點。三是屏面保護可剝膠制程,保護膜制程ITO圖案化之后切割,然后再貼膜,后段制程,但貼膜不行,必須把玻璃切小以后再貼膜。

        平板顯示產業與市場發展報告

        NPD DisplaySearch中國市場研究總監 張兵

        臺灣、韓國、日本沒有面板廠商擴展,都在大陸,包括LTPS、AMOLED,在需求端方面,在供應部分非常穩定,我們未來可以看到主要的新增產能不是非常多,需求端有兩部分,從應用角度來講整個平板顯示產業對平板顯示器件消耗面積電視是最大一部分,電視面積消耗占整個產業的6成。在電視部分,中國大陸市場和中國大陸廠商在整個產業的地位會發生明顯的變化。首先大陸是第一大的單一市場,而且單一市場因為有國內的土壤,我剛才提到國內的前五大、前六大本土廠商,雖然電視市場是世界最大的,但已經走到天花板,他們逐步走向海外。中國品牌廠商在海外進軍的步伐,以及在發達國家和地區成長動力比較乏力的情況下,以中國為代表的,包括拉美、亞太、中東、非洲的新興市場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電視面板或者平板顯示的面板不斷有新的規格、新的尺寸出來,新的尺寸主要是群創、AUO和韓廠都有非常積極的動作,39寸、50寸這些新尺寸和規格在今年會達到20%,也就是說很快新的尺寸取代過去在成本和切割效率沒有競爭力的尺寸成為主流。

        新興國家和市場智能電視的發展,2012年整個需求有14%。還有一些新的制程和新技術吃掉一部分產能,所以整個2012年價格是比較平穩的。使得面板廠商、模組廠商和品牌廠商在2012年有一些下滑。另外,中國大陸廠商在產業界具有特殊的地位,是全球最大的單一電視市場、一體機市場、平板電腦市場。我們還可以看到在設備的支出方面,2013年中國廠商的投入占了全球投資的一半,Touch市場也主要是中國大陸。

        近期,所有廠商投資3.5代線到8代線做AMOLED以及AMOLED背板,包括LTPS和金屬氧化物的產能。AMOLED技術本身和背板技術,具體的數字就是LTPS,包括平板顯示技術以面積來看的未來成長狀況,氧化物、LTPS在預測周期都會呈現比較快的成長趨勢,預測周期里AMOLED對TFT的替代走得比較慢,2020年之前TFT還是最主要的狀況。

      標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男生插女生视频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 久久66热人妻偷产精品9| 3D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三级午夜电影 |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三区|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了|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2022免费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日本不卡一区高清二区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精品卡一卡二卡乱码高清|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爽爽精品dvd蜜桃成熟时电影院|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精品熟女少妇aⅴ免费久久|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 欧美jizzhd精品欧美|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短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免费大片国产大片|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特色影视| 国产99精品久久| 国产区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欧美日激情日韩精品| 午夜天堂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