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拉丁美洲人口接近6億人,其中巴西人口有1.9億人,為世界第五大人口國,整個拉丁美洲電視的年需求量達2500萬臺,加上2014年與2016年分別有世界杯足球賽與奧運將在巴西舉行,估計2015年拉丁美洲的電視需求將達3000萬臺,此需求即足以耗費一座八代線的面板生產線每個月12萬片的產能,若加上監視器面板的需求,以及支持北美每年4500萬臺電視的部分需求,從需求面來說足以設立一個具經濟規模的TFT-LCD面板生產基地。
但是TFT-LCD的材料零組件占成本比重高,主要供貨商的生產據點均在亞洲,從日本、韓國與臺灣運至巴西,不僅耗費時間、運費與危險性,特別是部分液態的化學品不適合空運,供應鏈將成為TFT-LCD產業赴巴西設廠最大的困難。
一、材料供應據點偏向亞太
TFT-LCD的產品結構復雜,材料零組件成本比重高,需要許多材料與材料配合方能完成,面板廠商前往新地區設廠,往往得考慮上游材料的供應來源,能否配合前往設廠,或者可以解決運輸的問題,甚至要求材料廠商能否提供相關的技術支持與售后服務。
玻璃基板目前以美商康寧、日本的旭硝子、電氣硝子以及安瀚視特(AvanStarte)供應為主,主要的生產基地均在亞太,康寧雖在美國肯塔基(Kentucky)設有熔爐,但已轉為生產觸控面板保護玻璃用的Gorilla產品,要再轉換回TFT-LCD的玻璃,需要一定的前置時間。而新進的韓國LG化學、中國大陸的河北東旭,其設廠也分別在中國與韓國,要運至巴西有一定的困難度。
TFT-LCD的光阻方面主要是由AZ與TOK供應為主,AZ雖在日本靜岡、臺灣新竹以及韓國設有生產據點,其在美國也有研發生產中心;韓國廠商東進(Dongjin)除在韓國本地設廠外,配合BOE前進中國至當地設廠。
日系的彩色光阻廠商仍在日本生產為主,僅JSR至臺韓設廠,東洋油墨至臺南設廠,三菱化學則考慮在黑崎之外其它地點擴廠,韓系的LG化學則以在韓國本地設廠為主,甚至連新興的中國市場也尚未有廠商前往投資。
液晶材料與配向膜的單價相對高但使用量較少,主要供貨商仍以日本為生產據點,少數前往臺韓設廠,如液晶材料廠Merck則是在韓國與臺灣設廠,并設立研發中心與下游面板客戶搭配進行產品開發。
偏光板廠目前大都仍將前段的涂布制程設在本國,僅規模較大的日本住友化學在臺灣、韓國設廠,日東電工也在韓國設廠,后段切割的部分則是廣布在臺灣與中國大陸。
而擴散膜與棱鏡片等LCM段背光模塊的光學膜,以及光源LED等,較無運輸上的問題。許多客戶本身均具有光學膜裁切的能力,已自行購買成卷的光學膜自行裁切與檢查,而且目前擴散膜與棱鏡片等的供貨商眾多,一般規格的光學膜的采購均不是問題,要將光學膜送至巴西再予以裁切也是可以立即著手進行。
二、結語
巴西對TFT-LCD面板的需求量大,加上其它南美國家以及支持部分北美的需求,可以建立一個具經濟規模的面板生產廠區,但是供應鏈將成為TFT-LCD產業赴巴西設廠最大的困難。
依照TFT-LCD上游材料的設廠位置來看,不管從亞洲何處將上游的TFT-LCD材料與零組件由亞太地區運送至南美,至少需要包含船期在內兩個月的前置時間,對于景氣變化迅速的LCD產業而言,價格如何議定、調配生產線與供應鏈配合都將成為問題,若改為空運其材料成本將大為增加。
若要業者要前往南美設廠,建立當地的TFT-LCD產業,建議短期(1-3年內)仍以電視與Monitor組裝為主,運用當地人工搭配生產LCM制程,并將棱鏡片、擴散膜等光學膜切割、檢查自動化移往巴西,在南美從事背光模塊與LCM組裝的工程。中長期(5-8年)則需要既有的材料供貨商配合前往南美洲設廠,縮短供應時程,并訓練當地之RD與工程人員,或由既有供貨商派遣技術人員長期駐點,或者從現在開始即尋找美國當地合適的化學材料廠,配合既有的供貨商進行代工生產,甚至扶持南美當地的業者投入材料產業。
將已經在東亞地區發展近三十多年的產業重新在美洲建立,有其一定前提與困難度,考慮的因素眾多,如南美的經濟發展影響下游電視與信息產品的市場需求、油價高低影響運輸成本,加上供應鏈的選擇牽涉整體產業的建設遷移,以及關稅和油價影響物流運輸費用,都將考驗著決策者的智慧。
......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國際光電與顯示》2012年11月刊,歡迎訂閱! 訂閱咨詢:0755-86149014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