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洛圖科技(RUNTO)發布的《中國電視市場品牌出貨月度快報(China TV Market Brand Shipment Monthly Express)》數據顯示,2023年10月,中國電視市場出貨總量達到374萬臺,環比9月繼續上漲5.4%,但同比去年下降達10.3%。
進入下半年,市場大盤的走勢和上半年的“有漲有跌、整體平衡”的特點完全不同,連續4個月的同比降幅均在10%以上。截至目前,前10個月累計出貨總量同比去年下降5.8%。
連續13個月中國電視市場品牌出貨月度走勢
數據來源:洛圖科技(RUNTO),單位:萬臺,%
雙十一促銷正在進行中,電視市場延續了中秋國慶的頹勢,零售表現繼續低迷。根據洛圖科技(RUNTO)線上監測數據,從10月23日-11月5日,電視市場線上公開零售渠道(不含抖快等內容電商)的銷量較去年同期下降超過20%。
10月全月來看,中國電視市場前7大傳統主力品牌,即海信、小米、TCL、創維、長虹、康佳、海爾以及含其子品牌的出貨總量約為348萬臺,同比下降9.0%,環比增長5.6%,合并市占率已連續四個月在93%的高位。
第一陣營品牌表現
分陣營來看,第一陣營(年出貨500萬臺規模)的TOP4品牌當月出貨總量達到297萬臺,同比下降7.9%,跌幅低于大盤。
年度累計的總出貨量比2022年同口徑增長2.0%;年度累計的市占率達到79.1%,比2022年同口徑提升6個百分點。在疲軟的大盤環境中,第一陣營品牌表現出了超強的戰斗力。
海信(含子品牌Vidda)10月出貨量超80萬臺,奪得當月第一。今年以來,在國內市場,海信與小米的份額競爭相當激烈,截止10月,兩品牌的年度累計出貨量已幾乎相當,均超過了650萬臺。10月20日,海信旗下年輕互聯網潮牌Vidda推出首款Mini LED電視新品Z系列,包括85英寸和75英寸兩款。
TCL(含子品牌雷鳥)10月出貨量約75萬臺,創下年內最高,同比略有下滑。不過旗下雷鳥品牌的出貨量繼續增長,當月增幅高達40%。相對于波動較大的大盤,TCL整體從開年至今的表現均相對穩健,年度累計出貨量較去年同期增長約9.5%。
小米(含紅米)10月出貨量約70萬臺,呈現一定降幅。不過,受益于之前月份的表現,仍然具有累計優勢。10月底,小米發布了新品S Pro Mini LED電視,包含65、75和85英寸三個尺寸。正在進行的雙11大促期間,電商平臺可能會是小米的優勢陣地。
創維(含子品牌酷開)當月出貨量不到70萬臺,同比增長且增幅位居第一,超過10%。今年以來,創維在銷售物量上的表現相對亮眼,在平均單價方面尚有一定的努力空間。
第二陣營品牌表現
長虹、康佳、海爾三個品牌在10月的合并出貨總量不到55萬臺,同比降幅達14.7%,合并市占率持續在15%以內。
年度累計的出貨總量同比大幅下降26.3%,累計市占率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7個百分點。
其它品牌表現
華為10月的出貨繼續低迷,年度累計出貨不到70萬臺,同比降幅超40%,年度累計市占率僅有2.2%,較去年同期下降1.7個百分點。如之前所說,不能忽視華為的堅韌,盡管2023年其業績大幅下滑,但接下來市場可以關注,華為在手機和汽車兩大品類收獲優勢之后對電視業務的帶動,以及內部架構調整到位,資源重新分配之后的市場地位反彈。
外資四大品牌索尼、三星、飛利浦、夏普10月出貨總量不到20萬臺,同比降幅接近10%,合并市占率不到5%。
展望
今年2月起,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啟動了長達七個月的單邊上漲,至第三季度末達到今年以來的最高值。盡管市場當前出現高強度的博弈和價格波動預期,但仍然將在高位運行。
由于核心成本高企,電視整機的價格在雙十一期間并沒有大幅降價的空間,疊加對市場需求的預期不高,洛圖科技(RUNTO)預測,今年雙十一大促全周期的零售總量較去年同期最終將有兩位數的下降幅度,而全年的出貨規模將在3800萬臺左右,降幅約為5%。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