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出口在經歷了去年的負增長后,再次面臨著全球市場需求下降、海外庫存高企的新挑戰。
海關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1—2月國內燈具、照明裝置及其零件出口60.45億美元(約420.94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了17%。
而2022年前兩個月國內燈具、照明裝置及其零件出口額為72.86億美元(約507.42億元人民幣)。
過去的三年多,新冠疫情肆虐,但中國制造在2020年初被短暫停滯后,迅速復工復產,保障供應,成為全球為數不多能夠穩定供應的國家。尤其是在出口市場,國外旺盛的需求給包括LED照明在內的制造業帶來了大量訂單。
但2022年,LED照明迎來了疫情三年來的第一次出口小幅下滑,疲態初現。
“去年國內疫情,再加上國際經濟政治環境變化異常,去年整個照明行業的日子都不好過。”即使是以前熱門的植物照明等去年表現也較預期相去甚遠。
這種照明出口下滑的困境甚至延續到了2023年開年。
1、開年再降
受國內多地疫情爆發影響和國際經濟環境影響,下游照明應用市場需求不振,2022年LED照明行業總體陷入了下滑的窘境。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有超60家中型以上LED照明燈飾企業進入破產清算階段,還有*ST雪萊、*ST瑞德、Lumileds等LED企業迫于無奈選擇重組。
有業內人士透露,去年在中山、江浙、福建等LED照明出口的集散地有為數不少的中小企業倒閉關停,即使還在勉強維持生產的企業普遍開工率都很低。
同時國內的疫情也對照明企業的出口訂單交付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根據海關發布的數據整理統計發現,2022年1—12月國內燈具、照明裝置及其零件出口額為460.67億美元(約3073.5億元人民幣)較2021年下滑了3.1%。
多家LED照明廠商都對2023年疫情放開后的市場恢復抱有較強的心理預期。
但海關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前兩個月,照明出口大幅下滑了17%。形勢嚴峻,似乎有些出人意料。
調取近三年來1-2月照明出口數據發現,2023年已經是三年來第二次出現1-2月照明出口下滑的情況。
數據來源:海關,GGII制表
2022年8月,《H1照明出口解析》一文中,“目前LED照明出口企業普遍面臨著壓力,原因也比較復雜。尤其是匯率和運輸壓力,近兩年對于出口企業的效益影響會比較大。”
俄烏軍事沖突的影響超出了市場普遍的預期,通貨膨脹對歐洲市場消費類產品的需求有所抑制,短期對出貨量存在不利。此外歐元匯率的大幅貶值實際影響海外整體銷售,也降低了海外整體增速。
“一方面是疫情的影響和全球政治經濟形勢變動下市場需求疲軟,此外歐美經濟下行帶來的需求減弱。”國內照明出口下滑還跟照明產業鏈外溢息息相關。
以上種種在2023年仍將存在。
此前,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在發布會上指出:“進入2023年,全球經貿形勢變得極為嚴峻,下行壓力明顯加大。我國外貿領域的主要矛盾由去年的供應鏈受阻、履約能力不足,已經轉變為當前的外需走弱、訂單下降。”
“2023年可能是外貿行業最為嚴峻的一年。”聯浦照明董事長楊乃田認為,近三年以來,防疫封控政策導致了很多企業無法正常生產或者訂單交期過長,外商被迫轉移訂單,而更為嚴重的是部分外資企業撤離中國到其它國家重組供應鏈。國門放開后,全球經濟面臨衰退風險,市場需求下降,國外成品庫存處于高位,訂單回流沒有達到預期。
2、如何破局?
在過去的一年中,佛山照明、三雄極光、歐普照明、雷士照明等頭部照明企業紛紛通過研發創新,開拓細分市場,深化“國際、國內雙循環”等策略,進一步提升經營業績。
而就照明產品應用市場來看,照明產品搭載各類傳感器和通訊模塊,智能照明產品的普及率逐步提升。而全球為實現“雙碳”目標,節能改造項目需求增多,未來商業、家居、戶外和工業照明應用市場將會迎來新的成長機遇。
另外,在國家著重發展實體經濟,鼓勵扶持“專精特新”企業的背景下,具備相應基礎的企業,開始拓展“與其更好,不如不同”的差異化發展思路。
雖然目前照明出口形勢并不明朗,近期在巡回調研中了解到,大部分照明企業都認為,照明出口在2023年會是一個緩慢恢復的時期,真正出現反轉會在下半年甚至是在第四季度。
如何用創新的產品和更加強勢的品牌去開拓新的海外市場正成為照明出口廠商思考的關鍵。
“今年可能要更多把精力放在研究如何用創新的產品去打入新的市場。”市場對于創新化的產品還是有較大的需求。
立達信在接待機構投資者時也坦承,歐美的高通脹環境和復雜的國際政治形勢等因素,對出口業務都有一定的影響。宏觀環境對所有競爭者都是一樣的,關鍵在于如何應對變化,主動作為。未來仍然將沿著既定的發展戰略,提升自身能力,持續深耕市場以拓展新的業務機會,不斷挖掘新的業績增長點。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