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華顯示網 > 行業追蹤 > 市場行情 >

      投資京東方,合肥政府賺了500億,再投…

      編輯:chinafpt 2021-12-06 16:01:23 瀏覽:3264  來源:鳳凰網財經

        近幾年,合肥異軍突起,對合肥的討論也越來越多。

        合肥為何能在20年間獲得巨大增長?這座城市到底具備什么樣的吸引力?

        深圳市原副市長唐杰先生對于城市化過程、產業鏈過程的相互耦合和匹配關系一直有著獨到見解。

        11月27日,唐杰在由一汽紅旗聯合鳳凰網舉辦的走進頂級商學院系列活動上,發表了主題演講——《推動轉型與創新增長的政策體系研究》。

        演講中,唐杰探討了一家企業、一座城市、一個地區的轉型升級與科技創新之道。唐杰還說,從合肥的做法中看到了當年深圳的影子。

        以下為唐杰演講整理。

        作 者:唐杰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管學院教授、深圳市原副市長

        來 源:鳳凰網財經

        我跟大家做一點分享,如何看待一個地區、一個城市、一個企業從低端走向高端的過程。

        1、城市為什么要創新

        從經濟學的角度講,要有激勵,如果沒激勵就不會創新。到底是誰給激勵?重要的是市場給激勵,消費者認可。

        激勵市場和主體行為會推動持續創新。如果我們市場條件不能夠鑒別好車和壞車,劣幣驅逐良幣,大家就不會創新。

        在創新的整體變化中,為什么高端人才的需求會越來越高?為什么物質投入的比重在下降?一般勞動的比重在下降?比如蔚來,現在就可以看到大量一般性的勞動被AI取代。但是高端的創造性勞動,依舊是AI很難取代的。

        現在全中國各個城市掀起了一種浪潮,就是爭奪人才,看誰能夠搶到人才。20年前的深圳是爭奪大學生,現在的深圳是爭奪博士、碩士,要爭奪前100所大學的學生。

        現在怎么看東北,怎么看深圳,怎么看中國其他地區?東北現在的空間條件顯然沒有深圳好,那深圳是不是最好的呢?不一定。是不是東北的空間條件永遠不好呢?也不一定。過去40年東北的空間條件確實出現了一些變化,未來如何,這是需要探討的。

        當我們選擇一個地區去研究的時候,有八個字比較重要,“鄰近共享、學習匹配”。如果你和一個創新者挨著,這個榜樣就會帶動你創新;和若干創新企業在一起,大家就會分享創新的經歷,或者分享創新的想象力,大家就可以互相學習,并互通有無的匹配。

        沒有一家企業什么都能做到,大家一定是分工的。找不到好的分工伙伴,就不會有發展。

        我們最近調查了深圳100家中小微企業三年的數據,做了若干指標的評價,最后發現這100家企業有一個共同特征。

        這100家中小微企業平均每家在大灣區有70家供貨商,自己又是50家企業的供貨商,這就是匹配和學習,每個人都做自己最好的

        關于各種政府政策,以及政府政策是否有效?很多人說深圳走到今天就是小政府,真的就是小政府嗎?不一定。

        深圳市政府不大,但是有錢,有錢就可以做很多事。因為小,可能關注的點就比較集中,就會比較有效。

        世界上最創新的地區就是灣區,灣區最創新的特征表現在什么地方?2000年,每10萬人產生139項專利,占美國所有專利的12%。15年后,每10萬人產生340項,占美國的18%。一座城市占美國的近五分之一,這就是一座創新的城市。

        深圳有一個指標比灣區、比舊金山要高,就是在聯合國知識產權組織申請的PCT國際專利,深圳一直穩定在全國的三分之一上下。深圳現在人均擁有的專利在全國是最高的。

        美國的專利集中在兩個端,一個集中在東部,一個集中在西部。美國的論文主要集中在東部,西部要低一點。美國的GDP也主要集中在東部。美國的就業、城市發展跟創新密切相關,跟科學發現表達(論文)、跟產業技術表達(專利)有密切的關系。

        研究發現,大城市是創新的,中等城市是制造的,小城市是宜居的。未來的中國大城市比較看誰能夠更加創新。

        城市規模越大,計算機和數學人才量更高。深圳的集中行業是什么呢?是計算機通訊、服務業和金融,這兩個行業高度依賴計算機和數學。

        大家都知道AI,AI在深圳最多的應用是接線員,大量的接線員已經是AI,而不是人,這就是一個算法。比如去打平安的客服,80種聲音全部是AI,沒有人,這些都是用算法算出來的。

        2

        合肥是長期被低估的一座城市

        我們一般會說兩個模式:合肥模式、深圳模式。

        2000年,合肥的人均GDP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20年,合肥的總量超過萬億之后,人均GDP已經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6倍,合肥20年經歷了一個極快速的增長。

        一是合肥和中國所有城市都是一樣的,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都在搞家電,特別是南方城市。深圳也是搞家電起來的,深圳當時搞電風扇、電冰箱、空調,我們引進生產線。

        大概到90年代中期,傳統一代家電企業都瀕臨破產,主要是由于管理和創新能力不夠,直到后來合肥引入了海爾、格力、美的,再加上TCL,再加上日本的品牌后,大概經過十年,合肥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家電生產基地之一。

        二是合肥的升級。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合肥最經典的三個案例:合肥和京東方合作,做顯示技術;合肥和蔚來合作,做新能源汽車;合肥和長鑫存儲合作,建中國最大的儲存芯片生產基地。政府選擇項目,經過國資投入進入資本市場,在資本市場退出,退出之后再來一輪。京東方從6代線投到8.5代線,投到10.5代線,政府一共投了400億,賺了500億,然后再把這個模式放在蔚來上,再放到長鑫存儲上。

        合肥怎樣突然具備了這樣的能力?

        大家到合肥去,可以看到合肥是我們過去長期低估的一座城市,合肥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有中科大、有12個科研所,全國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38個重大裝置當中,有8個在合肥,這是一個科學家云集的城市。

        歷史把中科大“送給”了安徽合肥。

        他們講故事,說中科大搬遷的時候,一路上去了很多地方,但最后湊不夠糧票,養不起幾千科學家,在鄭州停留了兩天,鄭州沒湊齊糧票。又到了安慶,安徽領導人說我再窮,我要把糧票湊齊,你就不要走了。然后用師范學院的校址,后來才有了中科大。可以說,50年前從北京“出走”,落到合肥,合肥因此成為中國的創新中心。

        現在深圳只有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鵬城實驗室,那是深圳自費搞起來的。大家可以看合肥有多少。

        當然合肥還有一個特點,合肥在大規模科學研發上的投入極高

        我們看一下合肥是怎么變化的。

        大家看合肥的位置就知道,顯然比深圳的位置好,深圳的區位是出海最好的,開放大循環最好,但要走向對內和對外兩個循環,看起來還是合肥更好。

        合肥是一個什么地方?

        15年前合肥是“鐵路盲腸”,合肥要上鐵路,從合肥出去,坐省線,到蚌埠才能轉國家鐵路,而現在合肥擁有了米字型高鐵線路,大家想一想深圳有幾條高鐵呢?合肥馬上要變成12條高鐵的匯集地。

        在高鐵時代,一座城市因為高鐵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空間位置,合肥就是一個典型。

        這是中國萬億GDP城市的分布,分布就在長江流域。中國大量的產業向長江黃金水道集中,是大勢所趨。這一條深圳要高度關注,我們想過沒有?

        合肥在2021最受投資機構歡迎的地方政府LP中排名第一,僅次于深圳。上海幾位教授看了之后特別驚訝,浦東居然排在合肥之后,其實這是一個改革的過程。

        合肥在過去10年間發生了我們很難想象的巨大變革,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改革過程,才保證了一個市場和產業的有效融合。

      我去看合肥的時候,合肥確實有兩個條件是中國很多城市沒做到的:

        立法深圳做了,還有一個是深圳沒做的。我去合肥,合肥人跟我說所有重大項目不僅僅是政府決策的,也不僅僅是市委決策的,不僅僅是市人大常委會決策的。政府項目引入之后,要報給市人大財經委,財經委審完之后報給主任辦公會,主任辦公會以后給常委會。

        我特別好奇,你們不嫌這樣的流程很長嗎?他說不長。我說有什么好處呢?他說人大財經預算委有大量社會人士,主任辦公會里面有大量從政府出來的老領導,人大常委則是三類人:政府部門、大學和金融界/產業界。

        為什么合肥的項目相對成功呢?這就是成功的關鍵:廣泛征求意見,最后還要通報給政協,能夠明確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建立一個科學的決策制度。

        3

        深圳的未來產生創新企業更重要

        下面比較一下深圳和合肥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

        先來看深圳,高點增長率將近60%,1985年的增長率低于5%;深圳和全國的差距,從差50個點,現在回到差1個點。所以,深圳是一個經過大起大落的城市,深圳也是一個逐漸降速的城市。

        很多人以為深圳發展一帆風順,錯了,深圳的坎坎坷坷很多,經歷過的挫折也是巨大的。深圳在過去的40年里,每隔七八年就是一個周期。

        今年深圳增長率就不高,很多人就討論“深圳怎么了?”,其實深圳“沒怎么了“,因為一個城市的增長就會有高有低。實際上,高和低不可怕,最重要的是低了之后要能淘汰落后產能,吸引先進產業。

        回顧歷史看,華為崛起,比亞迪崛起,中興崛起,平安崛起,招商崛起,都崛起在當年所謂的“深圳被拋棄”的時候。經歷過那一輪大衰退,他們才真正成為深圳的主體。

        現在有人會問,深圳還能夠再出現新的華為和中興嗎?未來是否還要有新的騰訊呢?這些年深圳在培養新產業,現在出現真正新的站得住腳的就是大疆。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現在的華為還是以前的華為嗎?騰訊還是以前的騰訊嗎?

        城市的增長可以劃為兩個部分:一是內生性的,就是一旦創新企業成長之后,從小到大,從10個億、50個億、100個億到上萬億的時候,內在結構在不斷發生變化;二是有新的產業進入。

        所以,未來看深圳,一是看華為、平安、招商,包括大疆這樣的企業還能不能有持續的生命力,它們的生命力就是深圳的生命力。

        為什么這么說?一個中小企業平均都有七八十家供貨商,大家就可以想象華為這樣體量的企業有多少供應商,僅僅在大灣區,就有3萬家企業和華為合作。

        深圳有2個“一萬倍”——40年里,深圳經濟總量翻了一萬倍,從2億到2萬多億;財政收入翻了一萬倍,從不足1億增加到將近萬億。

        現在看深圳還要這樣想,深圳到了人均GDP3萬美元的時候,也就是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倍的時候,是到頭了嗎?

        經常有人說,深圳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勞動力成本高企,香港5萬,紐約9萬,舊金山10萬,深圳高企了怎么辦呢?未來我們要更高的生產率。一個標準勞動力,他的收入10萬美元,但他創造的價值可能就是15萬。

        “十四五”規劃綱要里有一句明確的話,“要使勞動生產率的增長明顯地高于經濟增長”,如果勞動生產率不增長,只是GDP增長,那大家收入增長哪兒來的錢?借的。

        所以,深圳未來產生大企業重要,但產生創新企業更重要。

        深圳和其他全球城市最大的不同點是什么?

      我從麥肯錫關于深圳分析當中翻譯過來一段話:

        “深圳曾經是一個血汗工廠和山寨城市,現在成為世界級創新中心城市。”

        “觀察深圳創新和結構動態要通過創業企業的視角來審視創新,動態結構演化在深圳直接表現為,創新企業一直在向產業價值鏈上方移動。”

        “深圳吸引著無窮熱衷于新制造方式的企業家。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帶著一個想法來深圳,以合理的價格進行原型設計、測試、制造推向市場。產業鏈的精細化分工讓企業成為可能,產業鏈上很小的一點事就可以做成一個大企業,大企業三五個億也可以了,不需要很多的資產,企業邊界大大縮小。”

        為什么深圳小微企業很多呢?道理就在這里,大家都在細分化。在深圳,找到一個芝麻大的東西,只要能夠持續做,就能做成世界第一,為什么?因為很多人都需要芝麻。

        從深圳高新區的發展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第一個結論,在深圳高新區11平方公里的面積上,可以看到企業的集中度越來越高,更多的企業向這11平方公里集中。這11平方公里的產出就已經超越蘭州一個市了。

        第二個結論,服務、信息業和制造業,三種業態在1500米的距離集中。做硬件的企業離不開做軟件的,也離不開做中介服務的,分工越來越細致,就構成了深圳的一個特點——大規模的企業因為有鄰近,因為可以共享,因為可以學習,找到匹配,可以生存發展,這就是深圳的特征。

        我們把企業劃分成兩類:一類是硬件的通訊裝備制造;二是信息軟件服務,這兩個產業構成深圳核心。

        一個城市、一個國家在發展過程中會出現復雜性提高。

        什么叫復雜性提高?深圳最早做箱包、旅游鞋、電風扇,后來做的越來越復雜,現在做到5G最復雜的部分,這就是復雜性提高。比如深圳海思半導體,做到了半導體領域設計之巔。

        大家可以看到,當生產越來越復雜的時候,你的收入就會越來越高。現在大家可以做一個簡單的結論——你為什么窮?是因為你沒有工業化;工業化初期為什么收入不高?因為你只能做簡單的大路貨產品,別人都可以做,你沒有核心競爭力。只有最后走到藍海,你做的東西別人做不了的時候,你有定價權的時候,才能獲得高收入。其實,深圳大量的企業可以做到這一步。

        當年,改革開放之初,深圳是做勞動密集型;現在可以看到,走向空間集聚/產業鏈的時候,開始做大規模的資本密集型的產業。

        從合肥的發展歷程也可以看到,合肥就是從家電過渡到了屏幕顯示,再過渡到了汽車,現在過渡到了存儲芯片。

        深圳現在更多的產品是科學引領。這樣的產品里面,物質量在減少,但是科學含量在大幅增加。

        這也導致了東北和深圳的差別——東北設備是重型的,深圳的設備一定是輕型。因為輕型設備可以拆開去分工,但是重型設備就很難拆,很難用分工方式做。這也導致了生產重型設備的企業一定是一個巨大企業。一個巨大企業什么事都自己干的時候,效率就一定會低于社會分工。

        前兩天看了一家很小的企業,現在銷售收入不到2個億,但是在VR會議系統上已經排世界第一,主要采購方都在美國、歐洲。我開會用了一下這個會議系統,5米之外,360度拾音,360度攝影。

        一臺這樣的小型會議系統大概5000元,不需要聯通電腦,直接插上WiFi就可以開會,而且開會是帶高清和美顏功能的。我在那個系統上開會特別開心,因為看到自己特別年輕。

        未來需要這么多會議系統嗎?可能不需要,它也不是一個大公司,但它是一個高尖端的公司。

        科學和制造完美結合,然后實現高度細分化,傳統的工業制造和新一代以高端設計引領的制造已經不同了,同時需要更加精密的制造。

      標簽:
      唐杰 合肥 深圳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

      日本精品在线视频|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先锋影音男人资源|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日韩专区中文字幕|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观看 |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VIDEOSEX极品|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国产精品一级AV在线播放|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www亚洲欲色成人久久精品| 一本一道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www亚洲欲色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国产A∨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66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99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 99国产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 | 56prom精品视频在放免费| 国产98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99久久| 亚洲高清专区日韩精品|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