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在2020OLED產業大會主旨論壇上,維信諾副總裁徐鳳英以“強化創新驅動,助力顯示產業升級”為主題,分享了維信諾在OLED領域的技術布局以及OLED應用市場趨勢與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看法。
維信諾副總裁徐鳳英
8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合肥參觀了安徽創新館,了解維信諾柔性AMOLED屏幕豐富的應用場景和量產成果,對其科技創新成果予以高度肯定。“對維信諾來說,這是很大的榮譽!”徐鳳英表示,一個創新產業從技術到實現應用到量產是一個非常長的過程,需要相關的從業者鍥而不舍地堅持與共同協作,才能“久久為功”。
對柔性顯示市場發展趨勢,徐鳳英認為,當前柔性顯示的需求非常大,以智能手機市場為例,柔性AMOLED的需求持續攀升,未來4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1.6%,“雖然今年智能手機市場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整個市場容量僅有小幅下降,2021年將逐漸回升到全年16億部的規模。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降低,我們相信未來柔性AMOLED有更多的應用。”
2019年被稱為折疊手機應用的元年。徐鳳英表示,以折疊手機為代表的折疊應用市場是未來OLED的增量市場。根據DSCC數據分析,到2025年,折疊手機市場銷售額將增長至105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80%;到2025年,折疊手機出貨面積將達120萬平方米,年復合增長率為93%,預計有7440萬部折疊手機上市。
徐鳳英也指出,隨著5G技術不斷普及應用,終端頭部手機品牌均導入5G,并逐漸滲透中低端機型,到2023年將達到10億部的市場規模。同時,目前絕大部分發布的5G手機都采用了OLED屏幕,“5G換機潮會給OLED帶來更多的市場發展機會。”
她認為,“5G+柔性顯示”應用將促進OLED市場持續增長,也將帶來更多的新應用場景,比如汽車、智慧醫療、人工智能和智能家居等領域,“目前整個柔性顯示仍然處于成長期,還沒有真正進入快速增長期,因為OLED最大的變革性的機遇在于折疊、柔性,將產生更多的應用場景。”
徐鳳英強調,要抓住柔性顯示發展機遇,必須強化創新驅動,堅持全面創新與重點突破。她認為,隨著OLED屏幕形態變化、新技術的快速迭代,應用場景的豐富化,面板廠商將迎來四個新挑戰:一是產品形態快速多變,需具備很強的創新能力和技術迭代能力;二是終端產品生命周期短,屏廠需具備快速且高質量交付能力;三是應用領域快速切換對屏廠前瞻性規劃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四是產業鏈上下游在節奏上協調配合能力。她表示,“我們需要思考如何提前準確識變這種變化,科學地應變,主動根據發展趨勢做出變化,激活全行業的發展動力。”
維信諾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專業從事OLED自主研發、規模生產、市場銷售的高科技企業,目前已發展成走向全球化的新型顯示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從2016年開始,維信諾進入以企業為創新主體的合作階段。徐鳳英認為,在全產業鏈深度融合的發展階段,維信諾將著力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發展機制,加大與高校、科研院所進行聯合基礎研究,以支撐中試研發,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這是我們過去24年的成功實踐,未來我們也會堅守從技術到中試、量產,再反哺技術到量產的發展模式。”
同時,她也指出,在產品的應用上,并不是做出好的顯示屏就可以,還需與應用終端一起探討怎么才能更好的發揮柔性屏的特點,帶來更好的應用實踐,“維信諾與中興、OPPO等廠商有深度的協同創新,比如曲面屏應用到OPPO手表、努比亞腕機以及小米的環繞屏手機。”
徐鳳英認為,未來AMOLED技術革新趨勢將主要體現在便攜、集成、交互上,重點體現在基礎能力演進(COP封裝、Oncell-Metal Mesh、高刷新率、低功耗、長壽命等)、柔性應用(材料革新、3D貼合、雙曲面直角貼合、四曲面貼合等)、100%全面屏突破(AA區打孔、屏下攝像頭、屏幕發聲、觸控集成、屏下指紋等)。她表示,在新的產業發展階段,不是一個廠商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需要上下游廠商以及科研院所協同創新,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提升上游材料、設備本土化、國產化,帶動上游產業鏈發展,同時不斷探索終端形態變革,聯動下游終端廠商將技術落地量產。
內容根據現場速記整理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