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顯示產業(yè)結構性調整步伐的加快以及5G時代新應用的興起,新型顯示技術迭代升級成為行業(yè)發(fā)展的必然。作為新一代主流顯示技術,未來,Micro-LED技術將進一步擴展到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空間顯示、可穿戴設備、車載應用等諸多領域。在2020Micro-LED產業(yè)技術峰會上,TCL工業(yè)研究院新型顯示技術部總監(jiān)謝相偉以“Micro-LED:下一代顯示技術”為主題,分享了TCL在Micro-LED技術領域的產品與技術布局。
TCL工業(yè)研究院新型顯示技術部總監(jiān)謝相偉
隨著人工智能、5G技術和人工交互的發(fā)展,新型顯示技術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從技術應用的角度,謝相偉介紹,除了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出現市場增長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外,公共商業(yè)顯示、車載顯示市場增長較大。從技術應用方向的角度,他表示,隨著技術快速發(fā)展,新型顯示整體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tài),對超高分辨率、超高亮度、異形、輕薄、柔性、超大尺寸以及便攜化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認為,“從應用的角度,很難說哪種技術會取代其他技術,但Micro-LED一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fā)展方向。”
為什么這么說呢?謝相偉表示,從應用領域來看,Micro-LED可以涵蓋顯示所有的應用,且在低功耗、高亮度、高色域具備優(yōu)越的特性。然而,他也指出,盡管Micro-LED具備諸多技術優(yōu)勢,但量產化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包括從外延芯片到轉移技術,再到測試和修復以及彩色化、顯示驅動等一系列的問題。
謝相偉介紹,目前Micro-LED轉移技術主要有Fine Fick&Place、流體自組裝、激光轉移以及其他技術流派。其中,Fine Fick&Place已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工藝鏈,從LED芯片制程,再到背板、芯片、設備、材料都有相對完整的解決方案。
關于X-DC(X-celeprint)技術,謝相偉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技術,很多公司都往在這個方向走。從工藝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比較容易實現的技術。”
他也指出,三星QNED流體自組裝技術發(fā)展也非常快,“該技術是基于流體自組裝工藝,可以制造非常小的LED。根據三星的文獻報道,這種芯片基本上已達到納米級,通過搭配某些溶液做成墨水,通過RGB工藝進行轉移,最終再通過量子點進行轉化。”他表示,這種單色的芯片+QD的方式與三星的QD-OLED技術路線是一脈相承的,是值得關注的技術。
謝相偉也介紹,“激光轉移技術也發(fā)展非常快。從激光設備本身來講,該技術可以實現非常高的精度與產出,但仍然受限于材料,大規(guī)模量產化仍然很難。”
基于高亮度、高透過率、柔性等特性,Micro-LED已經在大尺寸顯示領域推出了相應的產品,當然仍然基于Mini LED。但少數企業(yè)在Micro-LED技術應用上也取得了部分創(chuàng)新成果。謝相偉介紹,目前TCL在Mini LED、Micro-LED都有比較好的布局,包括基于AM-Mini LED背光的顯示產品,“這款產品已經在去年秋季在北美上市,售價范圍從499美金到1000多美金。另外,Mini LED的直顯方面也有產品問世。”
他介紹,TCL在CES2019上,展出了全球第一款基于IGZO基板的AM Micro-LED顯示器;2019年11月高交會展出了首款全材料國產化AM Micro-LED顯示器,以及全球首款IGZO無縫拼接AM-Mini LED顯示屏。
另外,謝相偉也介紹,TCL與三安光電進行戰(zhàn)略合作,雙方成立合資公司,布局Micro-LED顯示技術開發(fā),主要利用華星光電在顯示面板上的優(yōu)勢以及三安光電在Micro-LED芯片和外延技術沉淀,將實現強強合作,盡快實現Micro-LED。他還提到,Micro-LED要想實現量產化,產業(yè)鏈合作非常關鍵。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yè)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