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瀏陽市重點項目復工逐漸“升溫”。2月20日上午,陽光溫暖和煦,在瀏陽經開區長沙惠科第8.6代超高清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下稱“惠科項目”)的建設現場,旋挖機器林立,機械手臂與土地、器材碰撞發出的施工聲不絕于耳,奏響了春日項目建設的“美妙樂章”。
“通過前期準備、復工審批、檢查等,項目于2月10日正式復工。”長沙惠科光電有限公司工程管理科長周長亮介紹,受疫情影響,惠科項目原定于1月26日復工的時間有所推遲,復工以后,人員和機器也都是逐漸增加,截至目前,項目現場作業機器已有160余臺,施工人員達600人。
惠科項目是瀏陽市引進的重大項目,于2019年9月落戶瀏陽經開區,項目總投資320億元,占地面積1200畝,將建成國內首條大尺寸 OLED 生產線,為省市顯示功能器件產業鏈注入新動能。
2019年9月27日上午,
長沙惠科第8.6代超高清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開工動員會在湖南瀏陽舉行。
該項目建設周期約18個月,預計月產13.8萬片面板,主要產品為4K、8K、10K等超高清大尺寸顯示面板,并設立光電顯示研究院,負責從事新一代顯示技術、材料研究。項目點亮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150億元以上、稅收13億元以上,可吸引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20余家,上下游配套企業預計實現年產值100億元,創稅9億元。
記者了解到,目前惠科項目主廠房區已完成90%的樁基工程,3月初將完成所有樁基工程,主廠房核心區將于2月26日開始進行主體建設。“疫情的發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程進度的推進,但接下來我們也將火力全開、加速向前。”周長亮說,預計今年8月上旬將按原計劃實現項目封頂。
惠科項目場地大、工程量大,施工人員到崗情況和相關材料供應是影響項目推進的重要因素,但受疫情影響,眾多外省的項目關鍵施工人員返程時間未定,供應商也無法開工,這對項目的推進十分不利,但瀏陽經開區的舉措卻給長沙惠科光電有限公司送來了一場“及時雨”。
“在了解到目前許多員工無法到崗、供應商不能及時供應的情況后,園區管委會向相關省市政府、供應商等共開具了150份請求支持重點項目建設的函,希望獲取相關單位的支持,幫助部分員工到崗、材料到位,促使項目順利建設。”惠科項目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在園區的幫助下,項目施工人員從最開始的60余人慢慢增加至目前的600人,建設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為做好防疫工作,在瀏陽經開區管委會的指導與幫助下,長沙惠科光電有限公司總經理親自掛帥,成立防疫領導小組,并設防疫辦公室、成立督查組,對每天到崗員工的情況進行摸排,每人每天發放兩個口罩,做好消毒工作、物資儲備等工作。
而在瀏陽經開區管委會正對面,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產城融合發展的關鍵項目之一的金陽紫星廣場商務區一期項目,也已經開始復工建設,目前已有近百名工人回到項目工地。
“年前已完成了一期一區的土方工程、樁基工程,實施了地下室防水及底板工程。”項目建設單位相關負責人謝宗文介紹,目前項目將進行營銷中心主體工程的建設,團隊將在抓好防疫工作的同時,盡快推動項目實現滿負荷建設,追趕計劃進度。
來源: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