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盛科技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今日投產!打破美日壟斷,崛起的中國力量還有哪些?
編輯:chinafpd 2019-09-27 16:04:15
瀏覽:1937
來源:中華顯示網
9月26日,凱盛科技發布公告,其全資子公司凱盛信息顯示材料(池州)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年產300萬片3D玻璃蓋板生產線,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試生產,現已符合投產條件,于9月26日正式投產。
據悉,凱盛科技投資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項目分兩期建設,項目采用蚌埠院自主研發的電子玻璃核心技術建設,被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6月18日,該生產線在安徽蚌埠成功點火。8月26日,該生產線引板成功。
凱盛科技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
據此前據凱盛官方消息,這是中國首條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是國內首條高世代浮法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該項目批量生產后的意義在于,批量生產后將推動我國液晶顯示面板產業關鍵原材料實現自主自立,扭轉國內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完全依賴國外技術的被動局面。
玻璃基板被美日壟斷
眾所周知,由于我國在高科技領域起步較晚,導致我國在芯片等核心技術領域與其他國家相比,有著很大差距。也因為嚴重依賴于海外技術,使得我國科技企業不可避免的會遭到卡脖子的情況。
LCD液晶玻璃基板在面板技術中的地位如同芯片在手機中的地位,因此在沒有相關材料的情況下,就無法制造出大尺寸的液晶玻璃。而在此之前,我國的液晶屏生產長期都受到了國外企業的限制,由于缺乏相關技術,因此我國企業都需要受到海外供應鏈的限制。
就目前而言,全球液晶玻璃基板的核心技術,除了歐洲部分企業掌握些許皮毛之外,絕大部分市場都是被美國康寧和日本旭硝子掌握,僅僅只是日本和美國的這兩家企業就已經占據了全球90%的市場份額。
TFT-LCD與半導體制程一樣需要真空蒸鍍與蝕刻,所以玻璃基板與硅晶圓相似,必須要能忍受強酸強堿的腐蝕以及高溫的制程環境,因此玻璃基板在TFT-LCD的生產中,扮演了一種高精密透明電子零件的角色,約占液晶顯示器件生產成本的4%。
TFT-LCD面板結構示意圖
目前,基板玻璃的主要制造工藝有流孔下引法、溢流法和浮法3種。
流孔下引法生產的基板玻璃加工難度大,并不太適合液晶面板用途。剩下兩種主流的制作工藝中,各有優缺點。
溢流法主要是美國康寧公司在用,缺點是難以做高世代大尺寸基板玻璃,且產能較小;浮法是日本旭硝子(AGC)等公司采用的技術,雖然可以擴大基板玻璃面積,降低單位成本,但還需要進行拋光等再加工(我國的首條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使用的就是浮法)。
玻璃基板制造工藝復雜,是典型的技術、資本雙密集型行業,核心技術此前只被少數國家所掌握。
根據統計,全球玻璃基板的主要供應商為美國康寧(Corning)、日本旭硝子(AGC)、日本電氣硝子(NEG)及日本板硝子等企業,這些美日廠商占據了市場94%的份額,其中康寧占據了50%的份額。
玻璃基板行業的中國力量
TFT-LCD行業中,一般按照產品尺寸進行世代劃分。
比如5代線是1100毫米×1300 毫米,6代線是1500毫米×1850毫米,8.5代線是2200毫米×2500毫米。
5代線主要用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6代線主要用來生產筆記本或顯示器的液晶屏;8.5代線主要用來切割大尺寸液晶電視的顯示屏,可以切割6塊55英寸屏,是最經濟的切割方式。
業內通常認為,6代線及以下為低世代,8.5代線及以上為高世代,因為高世代的玻璃基板能有效提升大屏幕液晶面板的良率以及產出率,同時降低生產成本,市場對于8.5代及以上高世代玻璃基板的需求日益提升。
不同厚度的玻璃基板
此前,其實中國已經有企業在玻璃基板行業進行了探索,比如彩虹集團,東旭光電、中國建材等,但基本上都集中在4.5代-6代等低世代。
其中彩虹集團和東旭光電掌握了溢流法生產技術,能夠實現批量生產6代及以下尺寸玻璃基板。
另外,彩虹集團和東旭光電也在探索高世代玻璃基板的生產,在2017年,彩虹集團和美國康寧合作,分別在咸陽和成都建設一條8.6+代玻璃基板后段加工生產線;東旭光電也與日本電氣硝子在福清建立8.5代線玻璃基板加工廠,進行的都是類似來料加工式的后段加工。
凱盛科技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作為我國首條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經過了3年多持續攻關,先后攻克了能夠同時滿足理化和工藝性能的玻璃基板化學組成與配方,創新開發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液晶玻璃基板超薄浮法新工藝,實現了窯爐、錫槽、退火窯等關鍵裝備的國產化開發。
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實現工業化生產后,有利于完善我國液晶面板產業配套、打破國外壟斷甚至降低成本,另外也標志著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后,全球第三個掌握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技術的國家。
來源:集微網、科技大恒星、天下網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