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愈演愈烈,使得各大廠商紛紛探索差異化之路,而柔性折疊OLED在智能手機上的應用,成為2019年智能手機發展的新趨勢。奧維睿沃高級分析師哈繼青以“OLED折疊,翻開柔性屏產業新篇章”為主題,重點分享了折疊OLED智能手機市場發展分析以及在未來柔性OLED供過于求的背景下產業發展的新思路。
哈繼青介紹,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進入發展飽和階段,整體顯示面板需求甚至出現下滑的趨勢。從區域市場來看,中國和北美、歐洲、南美等已是成熟市場,整體呈現下滑的趨勢,而新興市場則為非洲、東南亞、印度市場等,其中印度市場是突出代表。她認為,印度與中國人口相差不大,智能手機市場空間巨大,未來將成為各大手機品牌競爭的重地。
從各大廠商市場表現來看,哈繼青介紹,三星、蘋果增長緩慢,而華為、小米、OPPO、VIVO成為智能手機市場主要增長動力,且都具有一個共性特征,即重點布局印度市場。她指出,自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OLED面板出貨量出現較大增長之后,未來3年將整體呈現逐步上升態勢,“Notch、打孔、Home鍵逐漸被取代,對OLED智能手機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哈繼青指出,2019年以來,各大手機廠商相繼推出了可折疊智能手機或概念機,整體市場熱度非常高,“但折疊機的上市時間遠遠低于發布時間,由此可見折疊機的技術不是很成熟。”她表示,折疊機基于柔性顯示,涉及產能、材料、成本和體驗四大問題,“從產能來說,具備柔性OLED顯示量產能力的廠商不多,而且除三星外,能批量供應的廠商就更少。同時,折疊機對材料要求更高,需具備更好的防磨損能力,還需鉸鏈等關鍵部件的支持。價格過高導致消費者的購買意愿不是很高,已發布的折疊機的價格相當于一部iPhone加一部iPad。從外觀體驗來說,折疊機的整體體驗感并不是特別好。”
哈繼青表示,折疊智能機對材料要求更高,對供應鏈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比如,需要高透明、可折疊的聚酰亞胺(CPI),偏光片的厚度需要更薄,且不能失去原本的光學特性。”她也介紹,“對鉸鏈來說,內折和外折對鉸鏈的要求不太一樣,內折對鉸鏈的要求比較高,外折對鉸鏈要求低,但對屏幕的磨損比較高。”
對于全球柔性OLED產線,哈繼青表示,“在全球范圍內,已經公布的柔性OLED產線為22條,其中中國大陸15條,韓國6條,以及日本夏普一條4.5代柔性面板線。”對此,業界早已有柔性OLED未來產能過剩的觀點。
“不計未來會有增加的柔性產線,以目前平均尺寸6.0吋到5年以后6.5吋來計算,良率以70%為計,22條產線的產能可以滿足9億部智能手機的柔性OLED屏供應。”哈繼青表示,未來幾年,柔性OLED產能過剩已成必然趨勢。對此,她認為,車載、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都將成為柔性OLED的應用新方向。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