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最早推出量子點TV的廠商,TCL不僅積極推出量子點TV產品,而且在量子點未來技術上做了提前布局,特別是噴墨打印技術。在本屆大會上,TCL工業研究院技術專家劉文勇以“TCL之QLED技術路線”為主題,分享了TCL在QLED上的研發進展。
劉文勇介紹,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量子點具有量子效應,可以通過調整尺寸的大小可以涵蓋所有的可光見。同時,量子點作為一種無機材料,穩定性非常強,壽命期非常長,還可以溶到溶液中,繼而可以使用打印工藝生產。他也表示,“相對OLED,量子點半峰寬比OLED窄很多,含鎘量子點的半峰寬在20納米,不含鎘在30-40納米之間,都窄于OLED。”
目前量子點主要有兩種技術路線,即光致發光與電致發光,其中光致發光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劉文勇表示,“我們還是希望做自發光技術,不需要用更高能量的光激發量子點,而是使用電壓的方式注入窄流子。”該技術已經得到很好的發展,尤其是紅色和綠色量子點方面,但藍色量子點目前壽命有所欠缺。
“QLED非常復雜,而且這個技術在每個階段都有獨特的問題。”劉文勇特別提到,雖然量子點已經有20多年的發展歷程,但是其合成技術相當復雜,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到量子點的光學性能。如何提高量子點的光學性能,且具有可重復性,是非常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
“要實現量子點打印,需要滿足很多前提條件,比如粘稠度,這就需要找到
作為印刷打印的良性溶劑配方。”劉文勇表示,怎么把含鎘的量子點技術成功的轉移到不含鎘的量子點技術,以及實現大規模的量子點合成,也是需要探討的問題。
對于如何提高量子點的合成,劉文勇介紹,“量子點含成核、包殼、配體,其中成核是負責發光的,殼層為了提升發光效率。殼層不能太厚、太高,否則阻擋電壓注入的窄流子。”
對于硒化鎘與硫化鎘兩種殼層,劉文勇認為,硒納鎘對QLED的Performance的提升更大一些,EQE比硫化鎘的量子點高50%,”原因在于硒化鎘的窄流子的注入容易很多,對EQE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另外用硫化鎘作為殼層,在高電壓的影響下會導致壽命下降。
雖然藍色量子點不斷取得進步與發展,但仍需做更大的技術突破。劉文勇表示,基于這個原因,目前打印的Hybrid OLED+QLED仍然采用紅色和綠色量子點,以及藍色OLED材料,是一種比較好的技術路線。然而,他表示,TCL還是希望進行RGB三色打印,實現量子點的終極技術路線——噴墨打印,“但我們一定要把藍色量子點的壽命解決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