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米發布了內部文件,宣布成立非洲地區部。其實早在三年多以前,小米就已經開始在南非、尼日利亞和肯尼亞售賣紅米2和小米4,但后來它在非洲卻表現得無聲無息。這次小米再次大舉挺進非洲市場,它會選擇什么樣的打法?能復制在印度的成績嗎?
本期觀察員:魏武揮,天奇創投基金管理合伙人,微信公眾號“扯氮集”寫作者,目前執教于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
36氪:最近,小米發布內部文件,宣布成立非洲地區部。它選擇在此時高調成立非洲部的契機是什么?
魏武揮:這和中國互聯網人口紅利消失有關系。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目前的形勢對廠商來說比較嚴峻,而且小米是一個強調性價比的手機,非洲經濟相對不發達,可能是小米比較理想的潛在市場,在歐美市場它的競爭壓力會很大。
36氪:我們之前聽的比較多的手機市場都是中國、美國、歐洲等等。那非洲的手機市場現在是怎樣的情況?
魏武揮:以移動支付市場為例,2017年就有媒體報道移動支付風靡非洲。2017年索馬里蘭的移動支付普及率已經超過了中國,肯尼亞也有大量用戶使用移動支付,可以說非洲人對移動這件事是有認知的。而且還有一個在國內沒名氣,但在非洲卻非常有名的手機品牌——傳音。
36氪:現在傳音這個品牌在非洲是怎樣的情況?
魏武揮:非洲人口和中國相當,傳音有兩億臺的出口量,是一個在非洲非常受歡迎的品牌。傳音有功能機、大眾智能機、高端智能機等等,而且它還根據非洲的民族特點做了一些定制設計,比如特殊的美顏功能、防汗防摔等等,足以證明它很重視非洲市場。
36氪:你剛剛提到了非洲的市場環境以及傳音這個品牌,所以你覺得小米要進入非洲市場,是否會遇到它的挑戰?
魏武揮:小米面對的競爭是自己人,就是傳音。小米走的是高性價比道路,傳音也是。傳音在非洲的市場占有率很高,這會是小米比較大的挑戰。但非洲還有很大市場空間,某種程度上,小米也要感謝傳音在非洲做的市場教育。另外,傳音的營銷模式比較傳統,主要是高空廣告、渠道鋪貨和促銷,而小米主要靠互聯網直銷降低價格。非洲有一定互聯網網民基礎,我覺得小米可能會復制這種打法。
36氪:具體講一講它在非洲的打法。
魏武揮:第一會動用廣告。中國從1994年開始用了十年時間積累了一定的互聯網用戶,然后移動互聯網崛起。這種背景下,小米不需要打廣告,因為用戶可以主動在網絡上感知到品牌。但非洲互聯網發展程度不高,如果不采用任何廣告方式推廣,自己會很難做起來,所以小米可能會打廣告,動用報紙、雜志甚至街頭戶外廣告牌。第二是采用直銷方式,因為中間環節砍掉后會有一定價格空間。
36氪:其實早在2015年11月,小米就開始在南非、尼日利亞和肯尼亞銷售紅米2和小米4,不過,后來小米在非洲卻顯得有些無聲無息。發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魏武揮:我覺得是重視不重視問題。2015年中國手機發展迅猛,小米吃中國市場還吃不過來,還要面臨友商競爭,所以2015年小米在非洲市場上只是試水。這次小米專門成立了新部門,不再是試點,客觀形勢也逼著它必須重視非洲市場。態度不一樣,結果也就不一樣了。
36氪:所以總的來說,你對小米出海非洲持比較樂觀的態度?
魏武揮:傳音在非洲市場上做了五、六年,滲透率只有百分之十幾,應該說,雖然強大但并不完美。整個非洲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而且它做了五、六年也才這么一點滲透率。所以我覺得對小米來說機會還是蠻多的,比較樂觀。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