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未來三個月內蘋果公司將把新iPhone的目前生產計劃削減約10%,這表明美國這家智能手機制造商預計今年還會受到進一步沖擊。就在一周前,該公司曾發出營收低于預期的預警。
知情人士向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 Review)表示,蘋果上月晚些時候要求其供應商在1至3月份生產的新款iPhone數量低于計劃數。這是這家美國公司在短短兩個月內的第二次削減其旗艦產品的生產計劃。
這項降低產量的要求,是在該公司于1月2日發出震驚性的營收預警之前提出的。蘋果當時在發出的營收預警中表示,本財年最后三個月的營收將達到約840億美元左右,而之前的預測為890億美元至930億美元。這一預警——這是16年來該公司首次下調營收預期——引發了全球股市的拋售,投資者擔心這是全球經濟放緩的又一個跡象。
據知情人士透露,對未來生產計劃的這一調整覆蓋所有新款iPhone,包括XS Max、XS和XR。一位消息人士表示,“但是,生產計劃調整幅度對于不同的供應商來說又有所不同,這取決于供應商提供的產品組合。”
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根據修訂后的計劃,1月至月份季度內,新老iPhone的總計劃產量將從早些時候預計的4700萬部至4800萬部,降低到約4000萬部至4300萬部。
相比2018年1月至3月份季度蘋果iPhone售出的5221萬臺數量,同比收縮20%以上。但是,當考慮到庫存和需求的偏差時,實際下降的幅度可能會略有不同。蘋果公司在上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曾表示,將從10月至12月的季度起停止披露iPhone的出貨量。
針對以上消息,媒體沒有能夠獲得蘋果的置評。
蘋果遭遇的麻煩已經蔓延到更廣泛的供應鏈。在臺灣領先的iPhone供應商中,相機鏡頭供應商大立光電(Largan Precision)是第一個對蘋果營收下調做出反應的供應商。作為每月定期的業績披露,大立光電于1月5表示,該公司12月份的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4%,較11月份下降了20%。該公司12月份營收為32.2億新臺幣(約合1.05億美元),這是自2013年以來最糟糕的12月份銷售業績。
金屬外殼供應商可成科技(Catcher Technology)周一表示,預計本季度的銷售額將較上年同期下降。12月份,可成科技營收較上年同期下降了28%。在新的iPhone機型中,可成科技主要制造金屬外殼,并為XR組裝玻璃背面組件。少部分的XS Max由可成科技提供邊框。
“我們預計2018年年底的市場狀況,將會一直持續到2019年,”可成科技在提交給投資者的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份聲明聲稱,市場形勢“具有挑戰性”,并將需求前景描述為“高度不確定和不穩定”。
11月初,日經新聞(Nikkei)首次報道稱,蘋果已要求其主要代工組裝商鴻海精密以及和碩(Pegatron)取消XR的增產計劃。
在那個時候,XR已經在上市銷售一個多星期。根據日經新聞的報道,蘋果供應商——包括Cirrus Logic、AMS、Qorvo和Lumentum——都下調了10至12月份的營收預測。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