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AR成為運營商優先考慮的5G用例之一
9月12日,GSMA發布報告《2018年北美移動經濟》,其中發布了一項調研數據。
調研的對象是北美、亞太、歐洲等全球范圍內的主流運營商,有一個調研事項是“在5G早期部署中,您最優先考慮的用例是什么?”。
結果,74%的運營商選擇了5G的eMBB(增強型移動寬帶)這一應用場景,而且主要是該場景中的4個用例:Gbps級別無線接入;增強型視頻(4K/8K/3D、360度全景視頻、超高清移動流媒體);早期VR/AR;云端工作及娛樂。
可見,主流運營商認為,從5G商用一開始,就應該把VR/AR作為重要應用方向之一。
換言之,VR先發者將在5G業務競爭中具備更大優勢。
從下圖看來,VR/AR對于網絡的速率及時延有著極高的要求。
中國信科集團大唐移動《5G業務應用白皮書》對“VR/AR對于網絡指標的要求”研究后得出結論:即使是最低要求(典型VR業務為40 Mbps實時速率與低于40毫秒端到端時延、典型AR業務為20 Mbps實時速率與低于100毫秒端到端時延),也只有5G網絡才能滿足。
4G、LTE-A Pro網絡將很難為VR/AR應用提供一致的用戶體驗,市場將無法提供一個可信的商業案例來支撐AR/VR。5G能夠一舉扭轉局勢。
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在其發布的移動邊緣計算(MEC)白皮書中指出,VR/AR將成為5G的第一波“殺手級”應用。
運營商對發展5G VR/AR業務很重視。比如,中國聯通在9月份發布的《VR業務發展白皮書》指出:隨著5G技術的發展和5G網絡規模化部署的臨近,以5G網絡為基礎的VR產業將迎來新的高速發展機遇。
3GPP也認為,未來的移動多媒體服務將是高度沉浸式與交互化的。第一階段5G標準3GPP R15即對基于5G系統的VR/AR傳輸技術作了初步規范。
page
2
行業正努力把VR/AR打造成為“5G通用型應用”
10月19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2018世界VR產業大會”開幕式上致辭時指出,VR有望成為眾多創新應用的基礎平臺,催生諸多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一輪技術與產業變革。
意思是,VR有望成為一種“通用型”技術。
那么,當VR這種通用型技術,與5G這種通用型技術“無縫”融合起來,將產生怎樣神奇的效果呢?
在此次大會的“5G+VR”論壇上,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魏晨光表示,VR/AR將成為5G率先成熟的應用場景,應助力VR成為5G應用的“頭號玩家”。
“5G+VR”論壇的主辦方之一——中國移動咪咕公司,就在前不久的10月15日,與CBA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依托中國移動的5G布局,借助真4K技術,為廣大球迷帶來全場景沉浸式觀賽體驗。
要提供“全場景沉浸式觀賽體驗”,“5G+VR”是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
此次VR產業大會期間,運營商“5G+VR”亮點頻頻,中國電信在業界率先實現跨省5G VR高清直播,中國聯通與江西電視臺聯合成立了“5G+VR聯合實驗室”。
從上述可見,國內主流運營商對于“5G+VR”的重視程度之大。
實際上,VR/AR是國內整個5G產業鏈對于5G應用的重點發力方向之一。
2018年的“‘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反映出目前我國5G應用發展主要特點之一是:VR/AR、高清視頻、無線機器人、無人機作為5G網絡的基本業務,未來可能應用于各種5G場景,成為“5G通用型應用”。
“通用型”應用,意味著VR/AR具有被應用于諸多5G用例的潛力。
行業也正在往這個方向進行大力探索。比如,筆者注意到,中國信科集團大唐移動在2018年6月發布的《5G業務應用白皮書》中,基于5G的賽事/大型活動、教學培訓、智慧旅游、智能制造、無線醫療等典型解決方案,也都使用了VR/AR技術。
“把VR/AR發展成各種5G場景中的通用型應用”也開始成為全球業界的共識。比如,日本5G促進論壇、韓國5G論壇,認為VR/AR是5G的五大商機之一,把VR/AR定為5G網絡的13項關鍵用例之一。
中國聯通在9月份提出“以VR等業務為代表構建中國聯通‘5G+視頻’業務核心”。
甚至,有主流運營商提出:以5G通信能力促進“VR/AR隨時隨地”成為現實。
page
3
“5G+VR/AR”:前景被看好
全球5G產業鏈對VR/AR應用的發力,使得外界很看好相關發展前景。
知名市場調研公司ABI Research預計,到2025年,整個VR/AR市場將達到近3億臺終端設備,其中頭顯設備(HMD)約2.5億臺,而基于5G的HMD終端將在2021年之前實現大規模應用,且具有5G連接的HMD終端的出貨量占比將呈直線上升態勢(如下圖)。
收入潛力方面,ABI Research預計到2025年,VR/AR應用將實現廣泛滲透,市場總額將達到2920億美元(VR、AR分別為1410億美元、1510億美元)——其中,移動通信運營商在VR/AR中的參與空間十分可觀,到2025年將超過930億美元(約占VR/AR總市場規模的31.85%)。
page
4
“5G+VR/AR”的發力方向何在?
從上文可見,VR/AR將成為5G的第一波應用,且“5G+VR/AR”將有望逐漸發展成“通用型”應用。
VR的發展曾經經歷過不小的“低落期”,目前仍主要受限于終端計算能力/價格、內容質量等。基于具備大帶寬、低時延特性的5G系統的移動云VR將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面向5G,VR作為將來潛在熱門的超高清視頻應用之一,尚需發掘清晰的業務能力、業務形態、商業模式,才能使VR業務快速、良性發展。
所以,關鍵就在于“如何”利用好5G的大帶寬、低延時等技術特性,來充分拓展VR/AR的交互性和沉浸式體驗?
上文提到,ABI Research預計“到2025年,高達83.3%的VR/AR終端將是HMD”。此外,ABI Research還發布了對于2025年時各個行業HMD終端發貨量的預測:
從上圖可見,消費者、教育,將是VR應用的最為主流的領域。
這就對“5G+VR/AR”的應用發展方向具有參考作用。
其中,“消費者”領域屬于VR個人類應用,“教育”等領域屬于VR行業類應用。
page
5
“5G+VR/AR”典型個人類應用及商業模式
高盛預計,2020年的“VR+直播”市場營收規模為7.5億美元,2025年則高達41億美元,驅動如此快速增長的因素將是體育事件、熱點新聞、演唱會、發布會等。
基于5G系統“天然”的大帶寬、低時延能力,中國信科集團大唐移動提出了“5G+賽事/大型活動”的解決方案:
從上圖可見,“5G+賽事/大型活動”的一大應用方向是“VR賽場體驗”。
想象一下:用戶感覺正與賽事/大型活動中的運動員、明星等“面對面”,并高保真享受由VR空間音頻帶來的現場歡呼吶喊聲等;同時與朋友異地連接分享比賽、交流戰術等。
總之,“VR賽場體驗”將有望給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到不了賽事/大型活動現場的用戶帶來與現場效果相同的、身臨其境的體驗。
對于“VR賽場體驗”的實現,大唐移動的解決方案是:
內容采集:以無人機等搭載VR攝像頭,在賽事/大型活動現場進行內容的移動、定點采集;
內容制作:把現場采集到的內容通過5G網絡實時傳送到業務平臺,由移動邊緣計算(MEC)服務器協作整合處理,提前錄制或實時錄制、拼接視頻。還可按需對VR內容進行二次渲染,(CG特效疊加視覺處理);
內容傳輸與呈現:以5G網絡切片傳輸,為用戶提供360度視角、4K及以上分辨率的實況VR視頻,并滿足用戶隨時回看、切換機位的觀看需要。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