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物聯網、5G技術的發展,催生大連接時代的快速到來。在大連接的新時代,新型顯示技術順應潮流迅速發展,顯示技術從平板顯示時代進入“泛在屏”時代。在泛在屏時代,最具顛覆性的技術是柔性OLED顯示技術。在2018中國國際OLED產業大會上。維信諾副總裁孫鐵朋發表了以“泛在屏時代 柔性AMOLED技術驅動顯示產業變革”的主題演講。
自從iPhone X搭載OLED屏之后,OLED技術開始更為廣泛地得到業界的認可。在中小尺寸OLED技術的發展上,三星的推動功不可沒,目前在國內手機品牌中,旗艦機紛紛加入OLED陣營。此外,孫鐵朋還強調說,AMOLED必須和液晶區分開來,在產品應用上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引領一個產品的方向,才能擁有自己的未來。與液晶技術相比,AMOLED擁有可折疊、柔性的特征,孫鐵朋認為,從人機交互的角度來講,折疊、彎曲、100%屏占比會成為AMOLED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此外,筆電和平板、手機和平板的二合一,甚至三合一會成為未來的產品形態,給消費者帶來很大的便利。
此前,國內的OLED廠商給業界留下的印象就是良率低(小于30%)、質量不穩定、可靠性表現不佳,但事實上,孫鐵朋認為,國內OLED廠商在2017年就已達到很好的性能和良率。他表示,從2018年到2019年的上半年是國內OLED產業的成長期,產品逐漸被品牌廠商認知和接納,并逐步具有批量交付能力——大規模交付和出貨能力是產業成功的重要標志。當前,國產品牌對大陸OLED供應商的信心越來越強,大陸OLED面板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2019年下半年有望進入應用爆發期。孫鐵朋表示,“爆發期”意味著大陸OLED面板在綜合性能上已經和國際同步,導入國際知名品牌,這對大陸OLED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2022年,爆發期過后,大陸OLED廠商進入成熟期。在這個階段,孫鐵朋強調,中國的OLED面板廠商一定要成為國際知名的OLED生產商,并在產品性能上實現領先,對產品形態和應用領域進行全方面布局。他表示,供應端的供應能力會成為下游終端品牌市場競爭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屏作為我們下游最重要的元器件,在下游中會成為終端品牌致勝的關鍵,因此大陸OLED面板廠的長遠發展需要和國產終端品牌緊密合作。
對于大陸OLED面板廠,孫鐵朋認為供應能力的加強十分必要,包括降低成本、獲取更多優勢資源、擴大規模,這樣才能與國外面板廠商縮小差距。此外還需要進一步強化技術,能耗、壽命、亮度等多管齊下,并進一步豐富產品形態,支持屏下指紋、屏內挖空和屏下攝像頭等。
AMOLED已經在手機上得到廣泛的應用。孫鐵朋表示,目前柔性AMOLED已經成為4000元以上的旗艦機的標配,其目標是能在2500元以下的機型得到應用;硬屏AMOLED目前已經可以應用于1798元的機型,其目標則是在1000-1500元的機型中得到推廣,這樣才能讓OLED技術真正做大做強,進而擁有自己的領域。面板廠商也需要走精細化路線,性能、壽命、管理都要走向精細化的路徑,而產品則需要從標準化走向定制化,這對面板廠的前瞻性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總而言之,國內面板廠商需要共同合作、攜手進步,同時,OLED廠商要與終端品牌廠商共同努力,進行研發、技術創新,才能贏得未來。此外,孫鐵朋還表示,終端市場主要集中在中國,只要這個前提條件成立,國內面板廠就有最佳機遇。
泛在屏時代,OLED技術也正在推動顯示行業的變革。OLED可以實現柔性、異形、曲面,并可滿足高溫、低溫等環境,這是其可在多個領域得到應用的前提。
其中,可穿戴設備是AMOLED一個很好的應用方向。孫鐵朋介紹說,可穿戴設備分為基礎型和智能型兩種,基礎型穿戴設備可以采用PMOLED技術,但智能型穿戴設備需要信息交互,而且目前出現了“一號多終端”,比如戴著手環可以不帶手機,利用手環即可接、打電話,終端顯示的需求越來越大。
車載也是AMOLED技術的一大應用方向。顯示屏在車上可以得到非常廣泛的應用,如儀表盤、風控、智能后視鏡、透明A柱、后座娛樂、智能車鎖、車鑰匙和尾燈等。
柔性可對折OLED是目前全球廠商的一大研究方向。柔性對折可以為終端產品帶來很多變化,包括手機蓋板、OCA膠、觸控、鉸鏈和屏體的配合等都將迎來變革。
維信諾從1996年開始進入OLED行業,發展至今,昆山G5.5 AMOLED項目已經實現量產,固安G6全柔性AMOLED生產線已2018年5月啟動運行。此外,維信諾在霸州還建有一座AMOLED模組生產線。孫鐵朋介紹說,維信諾的目標是讓OLED技術更加成熟,實現產品的大批量交付。
發展至今,維信諾已經成功研發出一系列產品,包括柔性對折一體機、智能可穿戴顯示屏、汽車尾燈、透明A柱等。維信諾的產品也得到廣大用戶的一致好評,并在堅果Pro2S等品牌手機上得到廣泛應用。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