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以“OLED--開創顯示產業新格局”為主題的 “2017中國(國際)OLED產業大會” 在天津隆重舉行,作為全球OLED產業頂級盛會,大會匯聚了國內外知名研究機構、權威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顯示產業鏈各領域精英,圍繞如何加強全球OLED產業鏈更加緊密的交流與合作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張德強博士在2017中國國際OLED產業大會上演講」
在會議中,數位顯示產業巨擘發表了自己對OLED產業的看法。作為中國OLED產業的代表,張德強博士基于當下顯示產業面臨的新格局、新變化,以維信諾20多年來在OLED產業化過程中的經驗和積累為分享重點,帶來了題為《“蓄能”、“釋能”、“造能”-為中國OLED產業注入新動能》的主題演講,并闡明了“柔性技術及應用”是OLED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而維信諾20多年來不忘初心,不辱時代賦予的使命,已經實現柔性量產突破,開啟了柔性OLED的創新應用。
OLED開啟了顯示產業新格局
引領全產業發展須持續注入新動能
OLED作為新一代顯示技術,隨著產業化漸趨成熟,再度提升了人類視覺享受,同時,面對技術革新帶來的市場機遇,讓OLED從一項新技術成為了戰略級產業,成為推動智能產品升級創新的重要力量,而最近恰逢iPhone X應用了AMOLED全面屏,使得智能手機對AMOLED屏幕需求在未來將持續釋放。
與此同時,世界科技巨頭都瞄準OLED供應鏈“命門”提前布局,以蘋果和谷歌為代表科技創新巨擘已陸續展開布局上游產業鏈的舉措:谷歌將與韓國LG Display在OLED小尺寸屏幕上聯手;蘋果為降低對三星OLED面板供應的依賴,自建OLED面板實驗生產線,自主研發相關技術和產品。由此可見,OLED屏幕已然成為全球高科技領域瞄準顯示全產業鏈,自上而下進行博弈的“重裝武器”。
基于當前OLED引領全產業變革的態勢,張德強博士表示:OLED開創了顯示產業全新格局,迎來了自身發展的風口,同時,顯示產業新格局也對OLED產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形成新挑戰。OLED產業在追求“速度快”、“產線多”、“規模大”的同時,更要把握好產業發展的核心,維信諾依托自身原創技術及產業化經驗積累,以量產及柔性OLED技術、創新應用為導向,不斷為中國OLED產業注入新動能。
歷經OLED發展三階段
維信諾為中國OLED產業走上發展快車道蓄能
1996年,維信諾前身清華大學OLED項目組成立,開始了以學校為主體的基礎研究創新階段,2001年維信諾成立,發展到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品市場創新階段,如今云谷第6代AMOLED大規模生產線的順利封頂,標志著維信諾已經實現了以“技術+資本”為核心的產業模式創新。并始終在堅持“基礎研發、中試開發、產業轉化”的獨特發展路線中穩扎穩打,帶動OLED產業化健康發展。
21年砥礪前行,維信諾歷經 “OLED發展三階段”,不斷在顯示新格局新挑戰中,帶領中國OLED產業走上發展快車道。目前,維信諾不僅在PMOLED領域做到了連續多年全球銷量第一,同時也在中國OLED市場創造了整體出貨第一的記錄。
OLED人不辱使命 柔性時代已經到來
技術之外,量產及產品應用創新為王。在柔性產品被產業競相追逐的當下,張德強博士表示:“把技術做好是真本領,拿得出被市場認可的好產品更要有量產實力,同時也要有與產業聯合產品創新,引領消費趨勢的實力。”
在OLED柔性技術及工藝突破上,維信諾始終走在行業前沿,不斷突破OLED柔性技術,并發布了中國第一份國際柔性顯示標準。同時維信諾也持續創造著產品研發和量產行業最快速度,以全柔性AMOLED首次流片實現點亮為例,從2017年5月20日設備搬入到2017年8月26日,只用了98天。目前5.5代二期全柔性AMOLED已實現量產,并正式啟動向下游廠商供貨柔性AMOLED產品計劃。
維信諾在聚焦OLED柔性技術研發和量產的同時,持續推進柔性創新產品及應用的步伐,張德強博士指出:“一家企業有可能做大一份事業,但只有一群企業才能做強一個產業”。對于產業的生態模式,尤其是柔性OLED的未來發展,維信諾有著完整的思考。不同于傳統面板廠商承上啟下,連接上下游廠商的產業鏈形態,而是通過“合縱連橫”的產業戰略,建立完整的柔性OLED產業協同創新生態網,不斷通過多維的產業合作模式,來共同探尋柔性應用的發展方向,打通技術、產品、材料,以及市場渠道和消費者通路,全產業共同基于“創新”來引領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
張德強博士最后強調:“維信諾從原創技術,到產業化,再到創新應用,把柔性OLED的研發和生產落到了實處,柔性時代已經到來。維信諾人是為OLED而生的,也一定不負時代、不辱使命、不虛此行,將OLED產業做得更大更強!”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