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視是指具備操作系統與芯片,擁有開放式應用平臺,可實現雙向人機交互功能的電視。智能電視通過自主安裝應用程序,實現新功能或增值服務,并可借助三網接入、3C融合等滿足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甚至具備仿生思維、知識和進化能力,達成雙向深度人機交互,集成家庭影音、娛樂、學習、安防、生活輔助等功能為一體。
12月6日,郭臺銘的二弟、中國臺灣正崴公司董事長郭臺強宣布,將跨入光學觸控,爭取智能網絡電視、一體成型電腦(AIO )市場,以帶動大尺寸觸控面板等新興領域。據悉,正崴擬與冠捷(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與液晶監視器代工廠)、原相組成合資公司,進軍客廳家電市場。
從互聯網電視,到LED電視、3D電視,自從告別了CRT時代,彩電產業的發展就已駛入快車道。當下,國內海爾、海信、TCL、長虹等主流企業,則無一例外地挺進新焦點———智能電視。記者日前從海爾獲悉,國內首套多點觸控三網直播智能電視點播系統,已由海爾彩電聯合南昌電視臺開發出來,并于近日正式投入使用。在此之前,海爾已經推出了具備多元化開放式操作系統的智能電視。
有業內人士表示,智能電視內涵較之互聯網電視更廣,或給國產企業帶來新的機會。不過隨著軟件、內容等方面的影響力日漸突出,國產企業如何補足“軟實力”,打造上下游資源的有效整合平臺成核心命題。
“智能電視要由‘制造’變‘智造’”
據悉,多點觸控三網直播智能點播系統,是由海爾整合全球頂級專家資源共同研制,“不但可以與不同的采訪現場的記者進行實時的互動,還可以載入網頁,看到專家的實時點評,并可以通過Q Q視頻現場連線專家進行實時采訪。”據海爾彩電負責人介紹,它實現了多點觸控、多路直播、多人互動,電視從1.0時代升級到2.0時代,率先在行業內實現三網合一。
不僅是海爾,目前國產彩電企業都在積極推廣智能電視產品,長虹、康佳、海信都相繼有相關產品推出。四川長虹多媒體產業公司互聯網電視技術研究所副司長宋艦稱,三網融合不是網絡的融合,而是高層業務應用的融合。在這種環境下,智能電視會是三網融合的一個關鍵產品。
“智能電視要由‘制造’轉變成‘智造’。”青島海爾電子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翟翌立博士則對南都記者表示,真正的智能電視需具備三個要素,即一開放式、個性化硬件平臺。表現在結構規范開放、接口規范開放、協議規范開放。二是擁有開放式、嵌入式軟件平臺。此外,還需要有開放式產業化商業模式。即支持多芯片、多整機、多軟件廠商,支持多運營商。據其介紹,和南昌廣電的合作也是海爾在商業模式上的探索之一。
智能電視以“全開放”曲線救市
事實上,在2009年,順應三網融合、三屏合一大勢,國產彩電企業野心勃勃相繼推廣互聯網電視,希望借助全新的電視模式搶占市場,無奈受內容供應、產業政策等因素限制止步不前。奧維咨詢研究總監趙茂軍表示,到了今年下半年互聯網電視發展緩慢,已遠遠落后于LED和3D電視的發展速度。
“互聯網電視剛推出時,大家都寄望頗深,為什么它現在發展緩慢,因為消費者的需求變化。”翟翌立表示,電視機如果僅僅具有一個網絡的功能,它絕對不能夠稱為智能電視,其只是滿足了消費者一時的需要,如在電視機上看網絡上的電影,消費者有一些新的需求的時候就很難滿足。因此海爾在08年就提出了模卡電視的概念。據了解,海爾智能電視運用獨創的模卡技術,實現了多平臺運營。同時,海爾智能電視的開放式模卡平臺將用戶所需功能模卡化,擴展新功能只需升級模卡,無需更換電視。此外,該電視還首次實現了家電物聯在視聽終端上的應用,電視可與電腦、手機、D V等家電實現內容互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家居視聽影像解決方案。十一期間海爾智能電視銷量猛增200%以上,成為市場增速最快的彩電產品。
有業內人士表示,智能電視的出現讓國產品牌找到“曲線救市”的救命稻草,智能電視加載開發平臺,應用更為廣泛,并且能與更多的應用軟件商合作,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互聯網應用。可以說,智能電視圍繞著開放式操作程序、應用軟件的多樣化做文章,是對原有互聯網電視操控模式的質變升級。
“面板說話”游戲規則改變
不過,智能電視仍不能規避內容監管。翟翌立表示,政府監管的不是互聯網電視這個產品,而是視頻內容。無論是互聯網電視還是智能電視都要接受監測。“我覺得智能電視跟互聯網電視最本質的區別是,互聯網電視只能面對一個互聯網,但智能電視不一樣,智能電視面向三網,這是一個更大的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電視的泛電腦化,電視產業“靠面板說話”的游戲規則正在產生劇變,猶如電腦行業,操作軟件、芯片、內容等非硬件設備因素的影響潛移默化。翟翌立表示,智能電視這個產品絕對不是說僅僅靠炒作能夠做起來的,“它一定要有自己的內涵,就是一個開放型的解決方案,讓用戶自己去解決。”據其介紹,目前企業還都在進行模式的探討,將來第三方軟件到底誰能主張,包括五大網絡電視運營商,“到底誰能做大,最終都要靠消費者來評定。”翟翌立表示,“海爾智能電視做了開放性平臺后,跟海爾洽談合作的運營商很多,包括做視頻類、教育類、信息服務類等等。海爾的想法,就是讓大家在這個開放平臺上,顯示自己的優勢。”
新機遇考驗彩電企業整合能力
相對于國內企業的野心勃勃,國際巨頭們也開始提前埋伏。早前,微軟基于其嵌入式系統的“維納斯”計劃是智能電視的第一次試水;三星在1月份C E S發布了基于應用程序商店的智能網絡電視產品;G oogle于5月份發布了基于A ndroid平臺的google TV,并宣布與索尼展開在電視產品方面的合作;同時,蘋果發布了整合內容服務的A ppleT V,Y ahoo推出基于W idget的智能電視。而在國內,以海爾、海信、康佳等為首的電視品牌也正致力于智能電視的開發和推廣。奧維咨詢研究總監趙茂軍表示,今后在整合上游資源的情況下,本土企業在智能電視領域有可能跟外界處在同一起跑線上,不過是要在除去芯片等條件外。“對內容方面的監管,仍將是智能電視未來最大的風險點,企業必須制定合適的產品路線圖,并做好預案。”
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表示,智能電視的崛起為今后產業發展增加了不確定性,如果芯片和操作系統等方面完全不具備話語權,彩電企業將具備更大挑戰。因此,國產企業應該盡快有所突破,當然這個重任不一定是彩電企業的,產業鏈上的企業應共同努力,保證本土企業在產業鏈上的話事權。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