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大廠積極規劃赴中國大陸投資興建高世代TFT-LCD面板生產線,其中,韓國雙強Samsung位于蘇州的7.5代線,以及LG Display位于廣州的8.5代線,日前傳出已通過審批,預料近期內可望正式獲準建廠。市場研究機構DisplaySearch指出,這項消息對于TFT-LCD液晶面板產業將有重大影響,因為目前臺灣面板廠的投資計畫還僅在申請中,至于對中國已進行的京東方北京8.5代線,以及TCL與深超合資之華星光電8.5代線來說,則是憂喜參半。
主要原因是,如果韓國兩大面板廠果如預期般,獲準赴中國大陸投資興建高世代面板產線,對于臺灣面板廠友達光電(2409)、奇美電子(3481)來說,將帶來市佔率持續縮水的壓力。同時,基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考量,臺灣面板廠商未來可能也將無法公平地取得有限資源(例如財務支援)。
對于中國大陸本地高世代面板廠商來說,像是京東方、TCL等等,韓國兩強登陸投資的影響和沖擊,則沒那么直接。不過,為了節省時間,中國大陸本土第1條6代線已經完工(京東方合肥6代線,今年11月宣布投產,預計明年第一季月投片量3萬片、2011年底月投片量達9萬片,2012年達12萬片),并且兩條8.5代線也持續積極進行。
目前同時還在評估中的高世代面板生產線,則還有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CEC旗下南京熊貓的8.5代線、京東方的合肥8.5代線、富士康成都8.5代線等等。但預料可能不會全數通過審批。
DisplaySearch認為,主因是雖然製造業者很有興趣在中國大陸投資興建高世代面板廠,但新產線若真全部量產,供給過剩的產能將會是潛在問題。因此,中國政府非常審慎考量關于TFT-LCD液晶面板高世代生產線的投資計畫評估。
不像臺灣、日本、韓國等地區,在中國大陸要投建TFT-LCD面板廠,必須經由政府的審批通過。這個批準過程有助于企業間和地方政府間的利益均衡,但也很耗時。于此同時,已經有些面板廠商,開始與地方政府和中國國內企業洽商,希望能爭取投資支援或補貼。
至于面板大廠之所以如此積極要到中國大陸投資興建高世代面板廠,主要可從成本、市場、賦稅等方面來看。就成本來說,中國大陸勞動力成本較低,但除此之外,中國大陸設廠的其他成本,可能都比韓國、臺灣等地來得高,而勞動力成本佔高世代面板生產線的比例非常低,因此,若僅以勞動力成本為主要評估依據,其實并不具強大優勢。
但是,從長遠來看,中國大陸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視消費及系統整合市場。目前當地已經有超過32家大型電視工廠,整條供應鏈每年電視產量接近1億臺。這為中國大陸當地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產能,提供一定程度之需求支撐。
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中國大陸的進口稅。目前中國大陸規定26吋以下Cell(液晶面板主要製程包括3大步驟,依序為Array陣列、Cell灌注液晶、Module模組製成)面板,進口到中國大陸要加3%關稅,但26吋以上的面板不用課關稅。主要係為了保護國內面板廠(目前中國大陸國內面板廠已量產面板產能集中在5代線及其以下,規模亦有限)。隨著中國大路高世代面板產線開始發展,未來關稅課徵項目可能就會擴及較大尺寸面板。
此外,中國大陸地方政府之間的競爭,可能也會使獲準到中國大陸投資興建高世代面板產線的廠商受益,包括土地使用、政府補貼、所得稅退減、就業補助等等。這也吸引面板廠商登陸投資意愿增強。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