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中小尺寸面板在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領域已經實現了成功應用,而車載顯示將成為全球面板廠商激烈競爭的又一個重要細分市場。
隨著液晶面板價格不斷降低,車載顯示器配備超越以往“2DIN”規格的大型顯示屏的動向開始加速。另外,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多功能化、采用后攝像頭的后方視野顯示系統在美國的推廣,以及側視鏡和后視鏡配備攝像頭的規定放寬等,都要求汽車具備新的顯示功能。
龍騰率先國內同行進軍車載顯示
就在中國大陸面板業者積極搶攻電視、智能型手機、平板計算機等領域,讓原本就因電視銷售趨緩而備受壓抑的面板產業面臨嚴重競爭,為求突破,韓國液晶面板大廠三星電子、LG開始努力拓展汽車顯示器市場,希望能從汽車整合IT所創造的需求中尋求潛在商機。
國內知名面板廠商龍騰光電步入韓企腳步率先在中國同行業中進行產品轉型升級,由原來的筆記本計算機、臺式顯示器和液晶電視用面板三大產品增加至五類產品,新增車載工控、消費性電子(智能手機、平板計算機)產品,規格涵蓋2.7寸~27寸。那么,龍騰光電此舉的意圖何在,勝算幾何?
移動智能終端市場需求強勁,龍騰光電為何突然下決心進軍工控車載面板行業。對此,龍騰光電李宏明執行副總表示,龍騰光電擁有一座五代線,在現在的面板行業中,大多數G3.5以下的線轉做觸控產品,而六代線到八代線適合做Monitor的IT產品,八代線以上做TV的產品,五代正適合做中小尺寸的產品,工控車載正是其中一大主力市場。
龍騰光電一開始以IT的17寸、19寸產品為主,2009年開始為日系面板廠代工,如Sharp、Panasonic及JDI等原先就在工控車載行業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李宏明表示,龍騰亦經其不斷的調整,已是一個非常適合做工控車載的工廠。為配合國家政策,自給自足的大原則下,愿意用自己的一己之力為國家工控車載行業貢獻,也同時因應市場之變化,故而發展工控車載液晶面板。
而龍騰光電此時宣布進軍工控車載市場,未來發展趨勢到底如何。李宏明表示,在工控車載市場主要有二項要求,一是穩定長期的供貨,一般而言,是五年的長期供貨;二是嚴苛環境下的安全質量要求,簡而言之,就是堅固耐用。
在這個基調下,其技術要求的的變化并不大,近年來有二項比較大的趨勢,一為廣視角技術,如日系廠商IPS技術和AUOAMVA的技術,尤其是因應Medical的要求和車載要求黑的夠黑的要求,另一個為LED背光的要求,主要是各國對環保ROHS的意識抬頭,目前國內并沒有特別的政策要求,但國外已經是基本要求,另外對工控而言,LED背光的設計,也表現在堅固耐用、防撞擊、防震動的各項質量指針上。
據李宏明介紹,因應市場的需求上,龍騰光電的工控/車載產品一律都是LED背光產品,使得產品有4個特色:一是堅固耐用,防撞擊,防震動等高信賴性質量指針;二是以LED背光創造出500nits高亮度,特別適合在陽光下使用,相對于半穿反的技術,其性價比是相對的高;三是選用工控/車載業界中相對知名的材料供貨商,以達到長期供貨且高信賴度的要求;四是承接日系臺系的質量要求,承諾穩定長期的供貨,并提供值得信賴的產品。
市場競爭力方面,李宏明認為,目前在工控/車載的競爭者主要可分為三級,日系廠商、臺系廠商及陸資企業。普遍而言,日系廠商質量最高但價格相對也最高,臺系居中,陸資較低。而龍騰光電以日系廠商的代工起家,擁有相對應的質量要求,要同時俱備陸資企業的特色,提供相對性高性價比的產品。同時,龍騰光電也比較了解工控/車載的相對應方案及要求。相信龍騰光電在了解客戶需求的同時,并提供客戶高性價比的核心價值上,并承諾提供長期穩定的供貨及堅固耐用的產品基礎上,會是龍騰光電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階段任務上,龍騰光電還是以大陸市場為我們的主要市場,應用上以Medical、HMI、IPC和Marine等高利基市場為主要應用,避開低價POS等流血競爭的市場。并且,龍騰對工控/車載市場作出了幾點承諾:一是提供五年穩定長期的供貨,即使不得已改版,也會向前兼容,逹到無縫升級;二是高信賴性,高質量的產品,以150DPPM為目標;三是打造適合工控車載的產品,如-30~85度的操作溫度,5萬小時的MTBF等;四是為環保盡一份心力,一律以LED背光做綠色產品;五是以提供模塊產品為主,在機構上滿足客戶堅固耐用之需求。
在產品方面,如龍騰光電的15寸產品,G1502R0,具備操作溫度-30~85度,儲存溫度為-40~95度,適合溫度嚴苛的環境下使用;500nits高亮度,在陽光下依然可讀;50,000小時的壽命,適合在戶外無人的環境持續工作;LED的背光設計大幅提在防震動,抗撞擊的表現。
李宏明表示,龍騰光電不會提起價格競爭,相信隨著龍騰光電的介入,會對國內的工控/車載行業帶來對質量的重視,不會有劣逐良幣的情況,也愿意配合國內工業的創新,提升國內的工藝質量,做一份努力。
全球車載顯示器市場增長顯著
DisplaySearch數據顯示,2013年來自臺灣的群創光電車用顯示器出貨量超越之前的市場領導者日本顯示器及夏普,成為領先的車用TFT LCD面板供貨商。根據DisplaySearch車用顯示器報告調查顯示,以出貨數量統計, 群創光電在2013年取得車用TFT LCD市場23%的占有率,其次是日本顯示器(21%)和夏普(18%)。
群創自2007年就開始深耕布局頂級車用面板市場,目前,群創車用面板市占率居全球之冠,近期法人更傳出已供貨給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董事長段行建強調,車用面板長期成長趨勢不變,在這部分因比同業更早布局耕耘,在歐洲及美國的市占相當高,跟國際車廠合作關係良好,現在就開始接2016年、2017年的訂單了。
全球汽車市場的巨大銷量,也帶動了車載顯示面板的增長。IHSiSuppli預測,車用液晶顯示器出貨量在2016年將達到1.168億臺,較2012年的6,170萬臺成長189%;期間整體液晶顯示器出貨量年平均成長率,則在15~23%之間。在2015年,車用液晶顯示器出貨量預期將首度超越1億臺。
近年全球汽車增長點主要來自于蓬勃的中國市場和經濟逐步復蘇的歐美市場。NPDDisplaySearch中小顯示研究副總經理HiroshiHayase表示,導航儀、音頻顯示屏、空調控制屏、后視顯示屏、油表和時速表等為駕駛者提供了安全駕駛、油量、以及更多方便信息等。而這只是車載顯示器的必備顯示設備,而車載顯示快速發展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車的發展,而舊款采用被動矩陣液晶顯示屏的替換很大程度上也提高車載顯示市場需求。
美國NHTSA(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2013年9月宣布,將把車輛后退時的后方視野顯示系統作為推薦項目追加到NCAP中,將使得該類顯示器在中低端車輛的應用數量擴增,這是推動車用液晶顯示器出貨量在接下來幾年成長的主要動力。美國政府的這項法令要求所有的車輛須在2014年開始裝配后視鏡攝影機;IHSiSuppli中小尺寸顯示器市場分析師VinitaJakhanwal表示:該法令將增加液晶顯示器在汽車內的應用數量。這類顯示器大多數將裝載于汽車中央控制臺,使汽車中控臺顯示器市場出貨量在2014年成長21%。
歐洲方面,作為推薦項目,從2013年開始在“EuroNCAP”中追加限速標志識別系統,2014年開始追加車道保持功能和自動剎車功能,2016年開始將追加應對行人的自動剎車功能,這將會在儀表群顯示信息,車載顯示器的采用會越來越多。此外,預計2014年中期歐洲將放寬關于內后視鏡和外后視鏡配備攝像頭的規定。這樣一來,內外后視鏡配備顯示器的步伐也將加快。
隨著數字汽車或智能汽車的出貨量增加,汽車中控臺部分的“CID(中央信息顯示器)”、駕駛座位前的儀表部分“儀表群”以及駕駛員前方視野顯示信息的“HUD(平視顯示器)”三個方面車載顯示器配備需求量將過億個。
據夏普預測,到2020年,車載顯示器市場中面向CID和儀表群的顯示屏的配備數量將超過1億個/年(圖3)。這個數字超過了汽車的年產量,也就是說,一輛車將普遍配備多臺車載顯示器。其中的主角是液晶面板,不過部分HUD和CID也出現了采用DLP(數字光處理)投影儀的動向。尤其是在CID用途,顯示器廠商一致表示將“使液晶屏成為標配”。雖然10英寸以上的液晶屏由于價格方面的原因主要以高檔車為中心,但3.5~7英寸液晶屏已經形成了當下的主流產品。HUD方面,2020年將形成每年1000萬臺規模的市場,約有一成的新車配備HUD。
從車載顯示器的尺寸分析,在2012年汽車顯示器出貨量中,約有37%來自7.x英寸領域,占多數。寶馬、大眾、豐田、福特與通用汽車等一線汽車廠商的車載導航與信息娛樂系統大多選擇這個尺寸。使用7英寸中控臺顯示器的平臺包括通用汽車IntelliLink、Nissan導航系統與豐田PremiumHDD導航。7英寸觸摸顯示器可能也是新興的中控臺雙顯示器潮流所使用的主要尺寸。由于需求穩步增長,預計7.x英寸未來四年將在汽車顯示器領域保持領先地位。第二大汽車顯示器尺寸是3.x英寸,占有19%的市場份額。7.x與3.x英寸合計占有56%的汽車顯示器市場,其余份額被6.x、4.x和8.x英寸顯示器所占據。
車載顯示器市場商機巨大競爭激烈
車用顯示面板市場再細分,可分為儀表顯示面板、車用導航系統及車用電視等,從這幾項應用端來看,環境測試標準要比其他行業所使用的面板嚴格許多。如TFT-LCD的液晶材料在低溫環境中將會凝結、高溫會損壞、防塵與耐震測試等問題;因此,車廠通常要求面板操作溫度規格必須要在攝氏-40℃至85℃之間,這對車用顯示面板廠商來說,嚴苛環境的考驗將會是最大挑戰。另外,就是車載顯示面板認證標準嚴格,。如QS9000、TS16949、美國汽車工業標準、JIS日本汽車工業標準與ISO14000環保標準等多項認證標準,所需認證的時間相當冗長。可見,面板廠商想要吃下這一看起來很美的市場蛋糕,可謂困難重重。
不過換個角度來思考,由于面板廠商進入汽車產業的門檻高,加上車用面板產品多樣少量,毛利甚高。面板廠商在產品設計階段就已經跟客戶一同開發,一旦正式進入客戶體系的供應鏈,只要品質能夠維持客戶所要求標準,被其它廠商取代的機會不高。由于車載顯示器市場定制化程度較高,需要不同的顯示器規格來匹配汽車的品牌價值。設計與生產通常具有較長的壽命周期,車載顯示器必須支持五年的汽車生產期。可見,一旦與汽車廠商聯手合作,商機潛力巨大。
CID方面,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迅速普及,用戶對于在車內訪問智能手機等配備的多種功能的需求高漲,CID需要強化與這些終端的聯動。而且,消費者習慣了高精細液晶面板,因此汽車內采用更大尺寸的高精細液晶面板的時機已經成熟。而儀表群則是需要實現多樣化顯示。因為各國均在實施的汽車安全評估“NCAP(新車碰撞測試)”開始推薦采用顯示系統的安全功能。HUD方面,隨著汽車內的信息激增,HUD將作為向駕駛員提供駕駛所需信息的顯示器得到普及。以后方和后側方的碰撞檢測為首,帶有全車速追蹤功能的巡航控制(自適應巡航控制:ACC)等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越來越多地得到采用,汽車廠商開始重視HUD無需駕駛員移開向前的視線就能提供信息的優點。可見,未來車載顯示器市場將適應智能汽車發展需求在CID、儀表群和HUD將進一步改進和擴大。
總結
隨著汽車智能化風潮襲來,越來越多的部件將使用到觸控屏幕,車用面板每年以2位數字成長,市場潛力驚人。這對于液晶面板廠商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以后也將會有更多的企業進入該領域。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