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的液晶全產業鏈戰略日益明確、堅決,它是TCL這類在中國本土市場取得階段性成功的企業一個義無反顧的選擇:更大的市場、更大的格局、更強的掌控、更高的位勢,就像從第一宇宙速度升級到第二宇宙速度,不能成功跨越,就可能在茫茫宇宙中燃燒殆盡,或化為四處飄蕩的殘缺碎片。最近,TCL又和東芝成立合資銷售公司,代理銷售東芝在華的電視產品,一個有意思的看點是,這些液晶電視是由TCL通過ODM方式為東芝代工,直接的好處表現在可以為TCL在液晶面板、模組等方面的產能找到更堅實的下游出口,同時,東芝方面也將在液晶電視的生產工藝、成本控制、精益化生產等方面給TCL輸入更多的經驗和技術。
無疑近幾年在電視市場上風頭最勁的是三星和LG這對韓國雙雄,鋒芒所向,昔日消費電子市場的日本企業或苦苦支撐,或掉頭轉向,而一度快速上位的中國電子企業,在電視由CRT向平板轉型的拐點上,又有被日漸拉大差距的趨勢。而且電視技術日新月異,新產品更新速度遠快于CRT時代,這種情況下,中國家電廠商如果按部就班的亦步亦趨,恐怕只能被越拉越遠,日益被邊緣化,改革開放之后最早發展起來的彩電產業有被再度荒廢的危險。
非常時期須有非常舉措,對于中國的消費電子企業來說,依靠中國本土市場的戰略縱深,依靠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固然可以為企業贏得一時的喘息之機,但更重要的還需要靠企業自身洞悉產業變局中的格局和機遇,從中發現重新崛起的方向和路徑。
當TCL在各個點位的落子日漸到位,TCL所追求的全產業鏈布局也日漸清晰的呈現出來。概括而言,TCL在這個時期的戰略手段可以分為兩大塊:吸收與拓展,一方面是吸收各界能夠為我所用的資源充實到各個關鍵環節,如在投資最大、最核心的面板領域,TCL主要是利用了資本市場的支持、政策的扶持、來自日韓臺等國內外的頂尖技術團隊以及三星的技術和資金投入,在模組環節則有三星和臺灣的技術支持,在互聯網電視上有英特爾的芯片技術支持,在操作系統上有GOOGLE的支持。另一方面是把吸收進來的資源拓展為市場布局,完成在產業鏈、地域、產品線等多個維度上的延伸。
TCL結盟東芝,可以看作是在競爭與并購之間選擇的一條中間道路,從東芝整體的業務調整來看,家電業務已經不占主要地位,但東芝在元器件、工藝等方面積累的技術依然有非常高的價值。目前的TCL,已經不會再有當年并購湯姆遜的沖動,通過結盟實現資源共享、實力互補就是一個相對靈活、平衡的模式,具體以后的演化方向,要看雙方在這個領域的發展方向,比如也不排除TCL逐漸完全接受東芝的彩電業務。希望TCL和東芝的聯姻,能讓雙方都煥發出激情和活力。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