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京東方科技集團董事長王東升,強烈感受到的是他對京東方業務大轉型的積極推進、對全球布局的縝密考慮,以及對創新的極大熱情。在今年6月圣地亞哥的SID會議上,王東升的英文演講和京東方全球首發的8K超清顯示屏給與會的企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為國內最大的半導體顯示企業,京東方最讓市場矚目的無疑是宣布今年年底開始陸續推出一些自己品牌的終端產品,定位從高端、小眾開始。
在王東升看來,面板行業一直以來爬坡虧損的局面即將結束,京東方將利用從制造到創造的轉型、智慧顯示系統、數字醫療等新業務、技術持續領先而創造的全球首發產品率,讓京東方從內部爆發,實現企業真正的價值。
如下是對話實錄:
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我們會陸陸續續推出一些自己的終端產品,從高端、小眾開始。
段皎宇:作為國內最大的半導體顯示企業,京東方正在經歷從制造走向創造的商務模式大轉型,您能介紹一下整體的轉型構想嗎?
王東升:京東方一直是一個硬件的公司,目前正著手于如何轉到互聯網的領域,未來的市場將進入一個軟硬融合的時代。更重要的是我們新業務模式的轉變,京東方要從顯示器件的制造型公司轉向一個服務型公司。我們正在拓展智慧顯示系統及用于健康服務等方面的顯示產品,也會在合適的時機,通過顯示增加新服務、新能力、新合作,提供新價值。公司健康服務業務已制定相關戰略以及具體方案,并且已安排專業團隊負責推進。
我們定義京東方最新的顯示產品戰略和路線圖稱為5P+H。5P指的是:至真至美的畫質(Picture)、越來越低的功耗(Power)、功能融合的解決方案(Panel as System/Service)、引領時尚的氣質(Pilot of Fashion)、最佳的性能價格比(Price),H指顯示產品應有利于人們健康(Health)。我們堅持按生存定律要求,在5P+H方向上不斷提升顯示產品性能,為客戶提供令人激動產品和服務,創造新價值。
第一時間推出的產品才能賣出好價錢。如果我們產品的全球首發率能穩定到50%甚至是70%,企業盈利能力就可以大大改觀。
段皎宇 :作為行業的領先者,您認為在全球技術領域,京東方有怎樣的優勢和挑戰?在戰略轉型中如何保持這種優勢?
王東升:我覺得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在技術方面進步很多,處于全球第一集團,但是在第一集團的排名要靠后一點。你可以看到我們在SID參展的這些最領先的產品,國際頂尖品牌有的我們都有。
我們后發優勢是專利數,京東方年度新增的專利申請數已經是全球排名第二,未來可能會更接近第一,并會保持這一水平。目前我們可使用的專利總數有兩萬多件,。去年用于高性能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LCD面板出貨量,我們已經在全球市場做到了全球第一 。
但我們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快速地在新的應用領域能夠創新。不僅僅是專利數量,更是如何把專利快速轉化為生產力,強調全球首發的比例。去年我們全球首發的比例是35%,如何提到50%甚至70%,這樣可以大大改善我們的業績。
段皎宇:京東方作為上市公司,投資人還是非常關心企業在新的商務模式下如何創造新的利潤增長空間,您在這方面是如何計劃的?
王東升: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每股利潤。目前京東方專注在三個重點:怎么提高每股收益;持續的成長性(通過價值創造);達到這兩點后,就可以構建核心競爭力。實現全球首發是提高利潤率的一個關鍵。
段皎宇:整體液晶行業還在虧損,京東方作為行業的龍頭老大,今后在實現利潤上有什么目標?
王東升:我們現在有兩條新線投產,這兩條新線會產生一定的虧損;但加上原來的四條線,我們今年的利潤率會比原來的高一些。兩條新線是:合肥的8.5代線,鄂爾多斯5.5代線。明年這兩條線滿產,利潤就會不一樣。現在每股利潤是1毛錢左右,我們的目標是在這三年,怎么從1毛錢達到這還有一段長路需要走。
段皎宇:京東方不久前剛剛完成457億元的巨大融資,在2010-2012年仍為虧損,京東方在開辟新的業務之后,是否還會考慮新一輪的融資?
王東升:去年京東方運營的現金流是70多個億,今年會有將近100億元左右,未來幾年的現金流會達到并超過100億元。未來也會以我們現在的持有資金為主,現在的資產負債率為40%左右,在短時間內不會通過市場去融資。但遇到收購又是另一回事。
段皎宇:在市值方面,國務院新九條提出國企做好市值管理工作,在這方面,京東方有怎樣的想法?
王東升:現在我們要保持市值的穩定,實現穩定的成長,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比如管理層回購。公司關于市值管理的公告,也會講清每年法定什么情況下分紅、回購、團內持股等等。
在海外吸收最先進的技術的同時,我們也要立足國內,促進國內技術水平的提高,將來也會從中受益。
段皎宇: 京東方幾年前開始啟動全球戰略化的布置,在北美、歐洲、日本、東南亞都有自己的分部,您將如何繼續推動企業的國際化?
王東升:“三個化”是京東方始終堅持的方向:第一就是市場化,徹底的市場化。京東方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市場需求推動內部生產,堅持市場牽引、客戶導向,根據未來5年、10年的全球化市場來做我們的生產計劃。
第二個是國際化,前面提到的全球化市場就要求這種國際視野,要求所有合作伙伴、客戶、應用程序,也是全球性的。我們已經在全球建立了銷售和客服的據點,包括歐洲,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將近十個。未來還會增加歐洲,美國和新興國家的點。
除此以外,產品研發的聯合項目組和實驗室在海外有38個。這些項目組有些是長期的、有些是動態變化的,會根據項目進程不斷增加和結束,一般都有三、四十個。
還有很多前瞻性的項目,例如OLED,在這個領域國外擁有目前的頂尖技術,現在我們與國內外多所大學合作,研究目標是將OLED的EQE從20%增加到80%。但作為中國的企業,我們同時也盡可能增加了國內大學的合作,比如和北京大學的合作,這樣來帶動國內技術的提高。
京東方在合作伙伴上也是一樣的做法。我們與國際上最頂端的一家企業合作,但同時我們也增加了與國內企業的合作,尋求有理想有使命感的企業,在不影響自身效益和全球化進程的前提下,扶持和幫助本土企業的發展。
這都是基于長期利益的考慮,企業全球化首先要是本土化,本土化是根基,我們最終將從本土化的技術和生產中受益。盡管目前本土化技術不如世界上的先進水平,但是我們也要立足國內,以合作的先進技術促進國內技術水平的提高,將來也會從中受益。
段皎宇: 從銷售量來看,去年四百億元的銷售額有多少是來自本土市場,多少是出口銷售?
王東升: 大概是一半一半,出口稍微多一些,因為我們現在主要是做移動和IT方面的產品,這方面海外的產品比較多。但京東方現在也有很多國內的國際化企業,比如聯想、華為,我們也增加了合作。
段皎宇:中國這一代企業的先行者已經開始走出來。我也想了解一下,剛才您講的國際化,基本都是圍繞技術,京東方在硅谷也有一個分公司,商務方面有什么國際化的進展?
王東升: 技術當然是一個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市場,我們也在同時開發國外的客戶。全球最新的應用一般都是國外先開始,比如說車載屏,
企業一定要走出去,現在我們做的都是為兩、三年后的主流市場服務,因為一個產品的認證過程至少要半年到一年時間,如果要配合人家新品研發,就需要提前2-3年。直接面向客戶的產品,我們要在當地建立實驗室。但是未來的,長期的技術研發,還是集中在北京的實驗室。
段皎宇:您在之前的演講已經介紹過,去年中國的手機銷量高達3.2億。中國市場的顯示終端應用產品銷量如手機、Pad、筆記本電腦、電視是世界第一,占到全世界銷量的20%到30%之間。那么京東方的銷售情況如何?
王東升:2013年中國大陸出貨量占全球份額的13%,預計2016年可以翻一番達到26%。本地配套的需求占總量的25%,今年的目標可以超過30%。到2016年,本地配套預計上升到59%。京東方作為中國最大的顯示面板制造企業,去年出貨數量超過中國大陸地區的半數。
在行業中,京東方在技術方面的布局和創新已處于領先地位。
段皎宇:您參加了6月在圣地亞哥召開的SID會議,你對今年的技術和產品怎么看?
王東升:今天的技術和產品展出回應了我在會上所講的,充分顯示了應用發展的下一個浪潮,產品包括了車載類、醫療類、游戲機,DID(如廣告牌)等方面,以及顯示器的技術如LTPS,OLED等。
可以說,京東方全球首發的8K 超高清顯示屏的技術含金量是最高的。
段皎宇:今年三星和LG都展示了曲面電視,您如何看待曲面產品的市場發展?
王東升:亞洲市場和歐美市場對曲面產品的認可存在很大差異。亞洲市場比較喜歡曲面設計,其優點是表面看起來會深一些,但缺點是曲面顯示多應用于大屏,只有在中心點處觀看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如果有多人觀看,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最好的視覺效果。
而歐美市場認為曲面只是應用層面的創新,并不是技術層面的大進步,它只是把屏幕做的彎曲一點。從這個角度來看,曲面是面對互聯網時代更個性化的一種設計。
考慮到互聯網時代的一大特色就是個性化,各式各樣的市場需求都能得到表達,這與沒有互聯網的時代是完全不同的,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曲面產品可能會作為眾多需求中的一種而得到承認。
此外,曲面產品還迎合了未來的OLED技術,可以隨便彎曲,易于生產,并使得更多的設計成為可能,比如像竹簡一樣的卷曲。但曲面無疑將增加生產成本。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