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來LED背光源在液晶電視(LCD TV)市場的滲透率,略有放緩,不過,背光模塊大廠瑞儀光電(6176)董事長王本然認為,主要是因為材料缺貨,讓廠商無法放手投入。預期材料缺貨情況要到明年才能紓解,但因LED背光趨勢成形,因此LED背光Monitor和LED背光TV的滲透率仍將持續提升。目前瑞儀導光板系以射出制程為主,但應用于TV的導光板因尺寸較大,目前主流生產技術尚未確立,一旦主流技術明確,瑞儀也將伺機大舉投入。
至于TV未來導光板的主流作法,王本然則指出,還在蘊釀調整階段。現在業界對于LED背光LCD TV的導光板,例如主流尺寸的32吋導光板,到底要用什么方式做,才是最有競爭力的模式,還沒有定論,預期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甚至要2年時間,才能見真章。
雖然目前瑞儀的導光板制程系以射出為主,但王本然強調,目前瑞儀在TV產品上的投入相對較少,僅以有限的資源專注于NB和Monitor產品線,未來若決定要大舉投入TV產品線,瑞儀在導光板上也不一定只會用射出,因為大面積產品確實必須有不同的考慮,這也是大家未來得共同關注的課題。不過,正因為還需要一些時間來調整、確立主流技術,因此,瑞儀在這方面還有時間觀察。
瑞儀今年5月份導光板的出貨量有顯著增加,從過去每月平均僅10-20萬片,竄升到138萬片。不過,王本然說,那是針對特殊對象的供貨,原則上瑞儀不會只賣導光板。
近來導光板盛傳缺貨,導致LED背光液晶電視的出貨滲透率,都有放緩現象。王本然表示,導光板缺貨狀況和產品尺寸沒有關系,現在缺的是導光板材原料PMMA酯粒。由于PMMA酯粒的新產能要到明年上半年才會陸續開出,因此,預期導光板缺貨情況最快也要明年才能解決。
王本然強調,PMMA酯粒的缺貨,對瑞儀來說有好有壞,因為缺貨是大家都缺,但缺點就是缺料,對成本和獲利方面可能會有影響,必須透過產品價格去轉嫁。現階段要比的就是,看誰能搶先在料源方面先做適當的處理。不過,供貨商現在也面臨難題,因為客戶一家比一家大,在供貨配置上仍有許多限制。
過去瑞儀在TV方面做得較少,王本然指出,因為在CCFL(冷陰極燈管)背光時代的TV背光模塊生產,不能算是一個裝配,只能說是一種工作。而瑞儀必須把有限的資源投注在能夠展現核心競爭力的事業上。不過,隨著TV開始往LED背光的方向演進,開始用到導光板的設計和技術,就有利于瑞儀把過去在NB、MNT方面的技術和生產模式,復制到LED背光TV產品。因此,瑞儀現在已決定要朝LED背光LCD TV領域,來投注資源。
王本然進一步說明,過去CCFL背光時代,背光模塊的規格固定,但LED背光源導入TV背光模塊后,導光板的設計一直在改變,例如LED使用顆數越來越少(因為LED亮度會越來越提高)、散熱要求更好、厚度要求更薄,背光模塊廠商也不是學到某種技術后,就可以停在那里,背光模塊廠的技術甚至必須要走在前面,才能滿足客戶和市場的需求。
至于是否考慮與大陸電視廠商合資設廠,王本然認為,大陸電視廠商其實也有自己的想法,瑞儀可能不會立刻投入資源去找下游電視廠商合資設廠,還是會先繼續觀察一下,待確定何時、如何朝電視產品線布局時,才會有較明確的作法。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