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面板,敗也面板。在斥資6.75億美元建設的等離子面板項目尚未獲得回報之際,長虹又卷入成都8.5代液晶面板(TFT-LCD)生產線的項目中。
記者從參與高世代液晶面板項目審查工作的相關政府部門獨家獲悉,長虹計劃斥巨資在成都市高新區建設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長虹與成都市政府聯合的中國大陸資本在該項目中占控股地位。而該項目正是已報至國家發改委與工業和信息化部進行審查,最終將由國務院拍板的成都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參與評審人士稱,在成都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中,成都市政府也投入資金成為了一個股東。臺企富士康在該項目中只是參股方。此外,該項目投資額度首度浮出水面——高達272億元,是中國西部有史以來最大的單體投資項目(三峽工程除外)。
因該項目涉及對臺關系、西部開發以及已現產能過剩隱憂的面板制造行業,事關重大,數位政治局常委曾親自過問。
此外,在這個歷史性項目中,富士康為避開中國臺灣面板技術輸出限制而輾轉海外成立的投資公司參股其中,由此,一家股權比例神秘的海外投資公司——英慧陡然現身。
接近綿陽市政府的人士透露,在該項目前期,長虹大本營綿陽曾與成都有著微妙的利益博弈關系。去年年底,郭臺銘訪綿時,曾與長虹董事長趙勇密會洽談該項目。但當綿陽市政府知曉此事時,成都市政府、富士康、長虹等幾方合資一事木已成舟,甚至有綿陽市政府領導在內部會議上為此拍桌大怒。
近年來,一直宣揚等離子技術的長虹好像一名孤獨斗士,在等離子電視陣營中奮力苦撐。隨著液晶面板行業投資風潮的不斷升溫,不甘寂寞的長虹終于改變了其固守原則。
“如果做不了屏(面板),長虹還不如不做彩電”,這是2004年7月趙勇重返長虹后甩出的第一句話。不過,在等離子面板項目上孤注一擲的趙勇,似乎已經痛苦地意識到自己押錯了寶,因為等離子面板及電視在中國乃至全球的平板電視產業中,近年來已徹底被邊緣化。
長虹赫然現身
在競爭激烈的液晶面板領域,47歲的趙勇和60歲的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今后有望成為同一個戰壕中的兄弟。
對于籌備中的成都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長虹的一個重要合作伙伴為電子代工巨頭——富士康。參與該項目審查的相關政府人士向記者記者獨家證實,富士康目前在境外注冊成立了一家投資公司——英慧,英慧以參股的方式與長虹合資建設第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記者在公開資料中并未查及這家名為“英慧”的神秘公司的相關信息。
為通過建設8.5代液晶面板項目拉動地方經濟的成都市政府向長虹拋出了繡球。知情人士向記者記者透露,成都市推出了“成都高世代光電有限公司第8.5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TFT-LCD)項目”,長虹是該項目的一個重要投資方。此項目地址位于成都高新區,總投資272億元,其中環保投資8.64億元,約占總投資的3.18%。
雖然長虹沒有液晶面板生產技術,但其合作伙伴富士康的關聯公司奇美電子有。前述參與審批人士向記者記者證實,富士康參股成都高世代光電有限公司之后,長虹就可以從奇美電子獲得液晶面板生產技術。
一條完整的液晶電視產業鏈分為玻璃基板、液晶面板、液晶模組、液晶電視整機等環節。其中,技術含量最高、投資金額和產業價值空間最大的就是液晶面板。
記者了解到,長虹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與中國臺灣面板巨頭友達電子建立了液晶模組的合資公司——長智光電,投資建設4條液晶模組生產線,形成年產能達360萬片的液晶模組生產能力。不過,位于產業鏈中游的液晶模組的技術門檻和利潤空間相對較低,解決不了在液晶電視產業鏈競爭中的根本問題。
目前,由成都市政府、長虹和富士康共同投資的成都高世代光電有限公司遇到的最大不確定因素是審批環節。
“高世代液晶面板的獲批難度增加了。” 上述人士向記者記者稱,中國大陸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中至今只有北京京東方、昆山龍飛光電、深圳華星光電這三條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被正式批準,其它的申報項目都尚未獲批。之前,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經國家發改委備案即可,而在今年年初出臺《2010~2012年平板產業發展規劃》之后,液晶面板項目的審批權收歸國有。從去年底開始,成都8.5代液晶面板項目就開始申報,本來今年3、4月份要出最終審批結果,不過又延后了。
而今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在電子基礎產品上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落實《2010~2012年平板產業發展規劃》,規范高世代平板建設項目的管理,引導合理擴大產業規模。
上述人士向記者記者表示,從國家層面來規劃整個液晶面板產業的發展是比較合適的。因為各個地方會更多地為了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來考慮,只能看到當地的利益。而液晶面板產業要健康發展,需要行業政策的引導、規劃和布局,形成“全國一盤棋”。當然,國務院在審批液晶面板項目時,會參考國家發改委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綜合評估意見。
之所以長虹和成都市政府聯合的大陸資本成為成都8.5代液晶面板項目的控股方,是因為在高世代液晶面板項目審查中,非常重視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培育。如果臺資企業富士康成為控股方,那么項目申報后獲批的可能性會小一些。另外,長虹控制住成都8.5代液晶面板項目之后,就能保證在液晶面板需求高峰時能夠以較低的成本拿到充足貨源。同時,只有成為項目的控制者,長虹才可能在短時間內學習到液晶面板的生產技術。
當記者記者就長虹建設成都8.5代液晶面板線一事向長虹官方求證時,長虹企業策劃部部長、新聞發言人劉海中表示,這件事情對于長虹來說絕對是利好消息。但對于該項目其它細節,劉海中并未回應本刊提問。
答辯會耗時數月
今年春節后的第四天,成都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即送交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進行審查,時至今日仍未獲批。其過程頗為坎坷。
接近審批人士稱,在今年第一季度,臺灣“經濟部”已放行向中國大陸出口高世代線面板生產技術。但亦有政府官員向本刊記者證實,所謂放行,僅僅是在遵從“N-1”的原則下進行。所謂“N-1”,即只能出口比當事企業低一代的面板生產線技術。
而顯然,鴻海下屬的奇美電子要想向長虹出口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手中必須有更高世代的液晶面板生產線技術。但經記者多方調查獲悉,8.5代線技術已是奇美電子的天花板。 因此,鴻海與長虹的合作,并不符合臺灣“經濟部”的相關規定。這恐怕也是成都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遲遲未有實質進展的原因之一。
據悉,臺灣將在今年12月底舉行“跨部”會議,對放行液晶面板和晶圓到大陸投資進行最后的調研。最快明年1月就可以達成最后的文件。而且一旦放行后,不會再予以新的限制。
對于布局大陸市場,臺灣會遵循“技術領先”、“以臺灣投資為主”原則來開放。
目前各個地方正在申報中的5個高世代液晶面板項目分別是:成都長虹液晶面板線、合肥京東方液晶面板線、南京夏普液晶面板線、蘇州三星液晶面板線、廣州LG液晶面板線。
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組成了專門的專家評審團,對5地的申報項目進行審查。
劉海中向記者記者表示,國務院打算“5選2”,5家申報者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
5個液晶面板項目的申報方在政府部門組織的答辯會中爭論得非常激烈,火藥味十足。5個申報方都各顯神通,動用所有資源,全力爭取。
參與項目審查的政府人士表示,為了確保項目審查過程中做到公平、公正,由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的監察部門組成的“監察委員會”全程參與答辯會。
長虹某負責人向記者記者透露,答辯會至今還沒結束,耗時幾個月。整個答辯過程很復雜,其中牽涉到地方政府之間的利益博弈。由于申報的液晶面板項目中,分別有三星、LG、夏普等外資企業參與,所以同時還要協調國家利益與國際利益之間的平衡。不過,國務院曾表示會支持民族產業。
上述政府人士則向記者表示:“雖然沒有明確表示過限制外資,但政府在審查液晶面板項目時,會優先考慮中國大陸企業控股的項目。相對來說,中國大陸企業控股的液晶面板項目,獲批的可能性會更大。”
在蘇州三星液晶面板線、廣州LG液晶面板線這兩個項目中,三星和LG都是控股方。而在成都長虹液晶面板線、合肥京東方液晶面板線、南京夏普液晶面板線這3 個項目中,中國大陸企業為控股方。雖然長虹屬于四川省政府和成都市政府重點支持的國有企業,但是,長虹能否在這場“5選2”的漫長角力中勝出,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上述政府部門人士向記者透露,在審查液晶面板項目時,政府會重點考慮人才培養、節能環保、地方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因素。按照程序,答辯會結束之后,國務院將在國家發改委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意見的基礎上,確定審批項目意見。
五地的液晶面板項目申報方在焦慮中等待著。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