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下午5時,重慶市政府在當地一家酒店內先后舉行了2場簽約儀式,為不讓前往的簽約者有高下之分,市政府在這家酒店的左右兩側會議廳內各布置了一個簽約廳,右側是給美國惠普公司準備的,左側是給我國臺灣的富士康科技集團公司準備的。
惠普和富士康在重慶投建了年產2000萬臺筆記本電腦的工廠,而該項目的產值預計將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相當于目前重慶市工業總產值的1/3。
惠普富士康“結伴西行”
這兩家公司簽署的實際上是一個上下游組合項目,總投資30億美元,項目名稱為“惠普(重慶)筆記本電腦出口基地”和“富士康(重慶)產業基地,”占地面積10平方公里,計劃年產筆記本2000萬臺,由富士康承接惠普公司的訂單進行代工生產。
重慶市常務副市長黃奇帆4日在接受媒體專訪時稱,目前惠普公司在中國的電腦年產能是2400萬臺,主要分布在上海和江蘇兩地,根據重慶方面與惠普公司達成的協議,未來惠普公司將把該公司的新增電腦產能的絕大部分布局在重慶市,這一增量空間是3000萬臺左右。
重慶市4日還同時獲得了惠普公司亞太地區結算中心落戶的協議。黃奇帆說,此前惠普公司在亞太地區的結算中心設在新加坡,惠普公司的亞太結算中心遷到重慶后,將對該市打造金融中心具有一定助推作用。
3年來,惠普公司已經在渝投建了一個全球軟件采購基地、一個軟件測試中心、一個亞太地區呼叫中心、一個年產400萬臺臺式電腦的基地。黃奇帆說,惠普在重慶“擺了一個產業集群。”
重慶IT躍進
該市測算,這30億美元投資預計將帶動進出口總額超過400億美元,相當于目前重慶市進出口總額的4倍;該項目的整機及配套項目的產值將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相當于目前重慶市工業總產值的1/3。
不過,由于重慶市IT(信息產業)的基數很低,預計到2012年的產值超過3000億~4000億元時,也只能占到全國約1/40的比重,與國內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2000年時,重慶市IT的年銷售收入只有20多億元,占全國IT的比重不到千分之一,黃奇帆稱:“我剛到重慶時認為重慶是沒有IT行業的。”經過幾年的發展,預計今年該市的IT行業年銷售收入能超過1000億元。
這個巨型項目還給該市帶來了其他重大影響:到2012年投產時,將把IT提升為該市的第一支柱產業,占工業的比重將超過25%。
為承接這個巨型項目,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還將正在建設的第二跑道的長度由3200米延長到3600米,以便每天4班運送關鍵零配件的波音747~400巨型貨機起降。
“內陸的開放前沿”
一個距離海岸線2000多公里的內陸城市,是靠什么拿下全部外銷歐美市場的投資項目的?
黃奇帆說,正在建設的蘭渝鐵路到2012年建成后,從重慶到歐洲的陸路運輸時間將降為17天,從上海到歐洲主要港口的時間是28天左右,重慶因此獲得明顯的比較優勢。
不過,重慶市仍為惠普筆記本電腦走上海港考慮了一個特別通道,該市向鐵道部申請特批了一條由重慶市團結村集裝箱鐵路編組站到上海港專列路線,解決了兩地目前無直達列車及貨物需要中轉至港口的問題。
黃奇帆還披露了該市打造“內陸開放前沿”的“3低2平1高”策略,即低勞動力成本、較低的油電煤運成本及土地成本、15%的低所得稅政策降低企業財稅成本比沿海地區有優勢,爭取物流成本及零部件成本與沿海持平,并構造一個高效率的企業服務平臺。
不過黃奇帆也確認,如果沒有今年國務院支持重慶發展的“3號文”及保稅港區這兩個因素的支撐,重慶是無法吸引這個巨型項目落戶的。
黃奇帆還披露,包括美國思科公司等多個跨國企業的主要負責人近期也頻繁飛往重慶,考慮在渝設立生產基地等事宜。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