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華顯示網 > 新聞動態 > 行業新聞 >

      新平板前景喜憂參半 日韓企業態度反差明顯

      編輯:hattie 2010-04-13 08:40:33 瀏覽:1515  來源:IT商業新聞網

        在針對制造大尺寸的OLED面板成本過高的技術攻關上,各大廠商始終進展緩慢。這是降低OLED電視制造成本,延緩其大規模上市的最大障礙。而索尼此時在日本的退市,更讓它的前途充滿問號。

        在索尼的大力推動下,OLED成為平板顯示行業最超前的技術。然而,就在眾廠商爭相入圍參與追逐之時,索尼卻先退了下來。一度被譽為下一代平板顯示技術之星的OLED電視,尚未普及就已經撞到了天花板。

        3月底,日本索尼公司宣布停止在日本市場供應OLED電視,原因是該類產品在市場出現滯銷。索尼是推出OLED彩電的先鋒公司,它此時的轉身當即引起業界廣泛關注。就在近期,市場調研機構DisplaySearch發布統計數據顯示,得益于三星、索尼等公司的努力,OLED在小尺寸顯示器市場表現十分搶眼,OLED顯示器的市場份額逐年增長,預期2015年能超過50億美元。

        OLED作為比普通液晶平板更先進的顯示技術,采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被認為最終將代替LED、LCD,最終主宰顯示領域。對此,DisplaySearch的預期不無樂觀,但事實并不完全如此。業內人士告訴《IT時代周刊》,在針對制造大尺寸的OLED面板成本過高的技術攻關上,各大廠商始終進展緩慢。這是降低OLED電視制造成本,延緩其大規模上市的最大障礙。而索尼此時在日本的退市,更讓它的前途充滿問號。

        日韓企業的角色轉換

        在CRT時代叱咤風云的索尼并沒有在第一時間跟上LCD時代的步伐。但在近幾年,在制造更大更便宜的LCD平板電視方面,索尼沒有放棄追趕同行的努力,并期待在其他發展路線上有新突破。

        早在1994年,索尼就已經致力于研究如何把OLED技術用于實際應用。2004年,索尼首次量產小型號、全色彩的OLED面板,使其成功應用于移動設備,索尼將其定位為下一代顯示設備的關鍵技術,不斷加大技術研發力度。2007年10月,索尼推出11英寸的OLED電視XEL-1,這也是迄今唯一一款上市銷售的OLED電視。

        索尼公司總裁中缽良治在介紹該產品時表示:“我希望世界首款OLED電視的誕生,將成為索尼強大技術力量復蘇的標志。我希望它成為一面旗幟,在其指引下,索尼將闊步前行。”

        既然被認定為“強大技術力量復蘇的標志”,OLED電視不得不扛起了索尼重新奪回行業領軍者的大旗。然而,兩年多來,有關索尼推遲發布甚至放棄研發的消息頻傳。最終,14年來首次年度營業虧損讓需要投入巨大經費開展研發的該項目受到極大影響。盡管索尼高管始終堅定地表示將繼續在OLED領域的研發上投入資金,但外界認為,它已經不再是索尼用于扭轉電視業務長期虧損局面的希望。

        就在索尼打起退堂鼓之時,韓企則后來居上,表現出霸占市場的強烈愿望。根據UBIndustryResearch調查,三星的OLED銷售額在2009年已占到全球市場份額的73%。目前,三星旗下的SMD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OLED面板生產線。從今年上半開始,三星將投資13億美元大規模興建5代線,用于生產中大尺寸電視用面板,逐漸將其OLED的市場用途從手機過渡到電視應用上。

        不過,三星公司高管去年3月曾在一個公開場合表示,因面臨諸多技術和生產成本方面的問題,所以OLED至少需要4到5年時間才會進入主流電視市場。

        經營規模連SMD的1%都不到的LG集團,在三星的強大壓力下,也不得不重新整合旗下LG電子、LGDisplay和LG化學三大子公司,共同投資OLED事業部。LG首先收購了上世紀七十年代率先開發出此技術的柯達公司旗下超薄OLED屏幕技術研發業務。隨后在今年3月開始采購生產設備,準備建設5代線,投入電視機應用領域。

        目前看來,三星與LG在加大對中大尺寸OLED產品的研發和布局上鉚足了勁,它們分別計劃于2010年5月和2011年推出OLED筆記型電腦及電視。

        新技術的命門

        從2003年開始,作為索尼重要收入來源的電視業務出現連續虧損。三星、LG、夏普等品牌則逐漸趕超。在開發OLED技術方面,各大廠商也不甘落后,紛紛投入OLED面板的研發和制造。日本三家電子大廠松下電器、佳能和日立還宣布組成策略聯盟,合資發展OLED面板業務。截止到目前,三星幾款大尺寸的OLED電視在展會頻頻亮相,LG已經擁有了柔性顯示技術,松下也熱衷于對電視級尺寸大小的OLED的研究。縱使如此,OLED電視產品的上市量產仍遲遲不見動靜。

        能夠被專業人士一致看好,OLED技術自然在性能上比LCD略勝一籌。但是,到目前為止,該技術僅在手機和數字媒體播放器等小型電子設備市場有所建樹,大尺寸市場上也只有索尼11英寸和LG15英寸的OLED電視量產銷售,不僅產量極少,而且制造商認為這款產品使公司收益受損。那么,為什么OLED這些年一直局限于小尺寸屏幕應用領域而無法做大呢?

        有業內人士對本刊記者解釋稱,相比于傳統的液晶電視,OLED有著機體薄、對比度高、色彩豐富、分辨率高、視角寬廣、耗電量低等諸多優點。另外,由于OLED內沒有液體分子,其抗震性能更好、耐低溫、結實耐用。同時,與毫秒級響應的LCD面板相比,OLED的響應時間是其幾千分之一,不會出現拖尾和動態畫面抖動的問題。

        如此優異的技術始終無法廣泛應用到電視上,是因為各大生廠商在投產大尺寸OLED面板時的良品率極低(還不到30%),而LCD面板卻可以達到99%以上。這讓OLED電視的制造成本非常高昂,也是大尺寸面板不能量產的原因所在。

        據悉,索尼第一款OLED電視XEL-1,僅僅11寸,但在北美市場的售價高達2500美元。LG推出的15英寸OLED電視價格也高達2600美元,而LG55寸全高清液晶電視也只有這樣高的價格。

        此外,壽命短也是OLED技術面臨的問題。DisplaySearch曾經指出,OLED電視的壽命僅僅為兩萬小時左右,與LCD和LED相比壽命要短很多,而要達到產業化要求,至少需要5萬小時,這種技術上的障礙一定程度上阻止了OLED電視的產業化步伐。東芝公司稱其2009年推出30英寸OLED的方案使公司去年12月份收益受損,這使得公司對該業務進行了重新定位,未來將主攻手機等小尺寸顯示屏。

        不過,相關專家也指出,因為LCD75%的成本來自原材料,這個比例是固定的,已經無法進一步有效降低成本。而OLED中原材料所占成本不到25%,一旦OLED成品率提高到70%,LCD便會被取代,不過這是個難題。

        看來走到瓶頸期的OLED所遇到的問題,短期內無法解決。

      標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 | 欧美黑人巨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cao在线|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不卡在线免费播放视频| 国产精品天天看天天狠| 91久久精品视频| 四虎精品影院2022|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国产va免费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 9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亚洲精品高清久久| 视频在线不卡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vr| 久草热久草热线频97精品|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vr|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日韩欧美色窝窝色欲|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小说| 一二三四在线播放免费视频中国|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1集|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99re66热这里只有精品| 手机日韩精品视频在线看网站|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7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亚洲麻豆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老司机69精品成免费视频| 久久成人免费观看草草影院|